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弃子 (第2/2页)
怎么会……” 李渊打断我的话继续说道:“朕知道的事比你想象中的要多的多。” “那不知皇上将我带至此处是为了什么?不会是要跟我讨论我父皇的风流帐吧?” 李渊似乎是有些想笑,可又忍住了,“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父皇很早之前便知道宇文化及有不臣之心,可是许多事是注定的了,纵然知道也无能为力。” “你父皇比朕幸运,造反的是他的臣子。” 听了李渊这句话我大吃一惊,却不知道他说的造反是太子还是秦王。 “注定的,朕夺了你父皇的江山,现在又换成别人来夺朕的江山了。”李渊叹了口气,颓然说道。我看着他,才发现这位大唐的开国高祖已经是位花甲老人了。璀璨庄严的金丝帝冕下,覆着的是斑白大半的发丝。他脸上的皱纹也是一道深似一道,此刻嘴角向下耷拉着,看起来倒比寻常六十岁的人老上许多。 “朕这几年老了许多。”他感觉到我在看什么,不由自主的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现在天下太平,但朕却觉得比初建国时还要累。外患平定,兄弟阋于墙,朕此时才领会到外患易除,萧墙之乱难平啊。” “皇上同我说这些是何用意?恕臣妾愚钝,不懂皇上深意。” “朕知道你聪明,所以秦王格外看重你。你要知道,朕虽然明知是太子命人杀死了这个丫鬟,但朕也不能找太子兴师问罪。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知道,兵权。” “是,远的不说,就说这长安城内,所有武官衙门都听太子的手谕行事,更别说朕的太极宫,只怕朕能调动的还不足千人。” “太子有如此大的兵权也是皇上赐的,您当初何必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呢?” “那时秦王战功赫赫,一家独大,朕也是担心。而且太子是将来继承大统之人,将兵权交给他,朕以为可以两厢平衡。” “可谁知太子已经等不及了?”我忍不住插嘴道。 李渊叹了口气,摇摇头,“是朕错了。朕一直以为太子是个温和谦恭的孩子,谁知他一旦大权在握,没想着帮朕治国,倒是忙着剪除异己,好好的朝廷被他弄的人人自危。朕以为他不过一时得意忘形罢了,便想着给他一次机会。” “结果杨文幹造反了。” 李渊有些诧异的看了我一眼,赞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是,朕本意是要重重罚他,可朕还是心软了。他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不过之后朕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谁知他连丝毫收敛的意思都没有,秦王被诬陷,朕知道是太子动的手脚。就连挑拨秦王同齐王的关系,他也有份。” “皇上既然知道,那为什么不制止呢?反而责罚秦王?” “凝曦,你是秦王的人,你应该知道秦王也早已觊觎皇位。同太子相比,朕更愿意先除掉他。”李渊淡淡的说出这句话,仿佛不过是在告诉我自己更喜欢这件而不是那件衣裳而已。 “皇上的意思是董妃娘娘孩子的死还是要让秦王府背下这个黑锅了?” “是,也不是。朕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太子机会,他要兵权,朕给,他怕秦王威胁他的地位,朕也帮他。可他竟然两次同突厥人勾起手来想要朕的命!朕不能再如此纵容他。” “那皇上不是更应该借这次机会彻查吗?如果能查出雁奴捂死小皇子是受太子指使,不就可以置他的罪?” 李渊朝身后雁奴的尸体看了一眼,“现在死无对证,根本不可能。而且,朕现在老了,没有实力同太子斗了。” “皇上是想借秦王的手除掉太子?”我大胆的猜了一句。 “朕早有这个打算,不然你以为韦珪在长安城继续训练飞骑营,朕会不知道吗?朕是老了,可是朕还不糊涂!朕同太子的情分是深些,可既然他不将朕当父皇,朕又何必怜悯他?秦王智勇双全,忠勇纯孝,他做太子会更合适。” 我看着李渊,都快要哭出来了,这皇上终于想明白了。慢着,他要是废了太子,立秦王,那不就没有玄武门兵变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