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入局为棋 (第1/2页)
陈湘如瞧罢之后,一屁股就坐了下来,他不是送了换洗衣衫来么,怎还有一个包袱。想到这儿,她起身回到榻前,打开包袱,里面却是一袭水绿色的曲裾,上面绣着粉色的荷莲,做得很精致,还有两支粉珍珠做的钗子、一对耳环、一条项链,虽不多,却够别致。 这不是她的衣服。 翠烟欠身道:“小姐,早前我家世子以为你没带换洗衣实,临出发才新备的。上了船才知道,吕将军也送了一箱东西来。” 吕连城那一条的东西,竟不及慕容宸送的这一只小包袱。 门外,有护卫道:“禀!我家世子问:不知陈小姐可有兴致与他奕棋?” 上回在龙虎寨下过一局后,她与他就再没有下过了。 陈湘如道:“我稍后就过去。” 相对奕棋,就这样安静地坐着,也是一件很雅致的事,临窗处能看到别样的风光,虽是初冬,风景亦还不错。 一局了,慕容宸不由失望地道:“这一年,吕连城的棋艺进展迅猛,倒是你的棋艺无甚进展,你输了。” 她自己忘了练棋,几乎都是在陪吕连城下,与他细细地讲解。 陈湘如并不否认,而是微微一笑。 慕容宸道:“吕连城这人心思细腻,待你也好。” 陈湘如轻声道:“他有时候就像个孩子,总是以为他喜欢的,我就一定会喜欢。” “你得把自己不喜欢的告诉他,你不说他又怎么猜得出来。” 陈湘如再不说话了。 慕容宸细细地审视着,“你不高兴?” “我挺高兴的。” 她又笑,难道脸上有写“不高兴”三个字吗? 吕连城还不如送她那几身常穿的衣袍。常戴的首饰,而不是送那几套艳的、新的给她,那样她会更高兴一些的。 他们相处那么久,他该是了解她的才对。 被吕连城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很好,可也得懂她心思才对。 慕容宸云淡风轻地道:“若是再输了,我可不想与你下,这棋艺非但无长进。倒似退步了。” 陈湘如垂眸看着棋盘。“你且赢了我再说。”就算她这大半年以陪练为主,但她有些不服气,可是把那几本自制的棋谱都研究透了。为了教吕连城,是与他一起研究的。 熟悉的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慕容宸输了一子,却朗笑出声。 陈湘如歪头道:“怎样?还下么?” 外头。传来侍女的声音:“世子,该用午饭了。” 慕容宸道:“你不会介意一起用午饭吧?” 陈湘如并没有反对。 他令人摆了饭。 两人在一处用过。也不说话,慕容宸却在小心留意陈湘如喜欢那样,又不喜那样,他喜欢的他细细品尝。心下暗自琢磨她的口味,并认真记在心上。 前两日,陈湘如与慕容宸下棋、用饭。 第三日。慕容宸便与她讲些天下的事,比如孟公、孙术。以及关于他们少有人知的一些故事。 慕容宸很快发现,陈湘如喜欢听这些事,不仅会听,而且还会说出自己对这些人、这些事的一些看法。 他们之间的话似乎变得越来越多了。 慕容宸不了解杨韫,陈湘如便讲她自己眼里杨韫:“此人恃才傲物,有些自负,就以他用特殊颜料绘丹而言,颇有试探他人之意。”说他的棋风,“棋风与棋迷道人颇为相似,不在意输赢,更享受奕棋的过程。” 慕容宸落定棋子,道:“小诸葛与棋迷道人交好,他成名之前,曾在棋迷道人修行的道观长住大半年,时常切磋棋艺,讨论学问,棋迷道长最厉害的不是他的棋艺,而是兵法布阵之术。” 就这个,陈湘如从未听说过。 说他在东林诗社时绘的一、留的丹青墨宝,甚至与慕容宸演练,她与杨韫对奕的几局棋,每一个步骤,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这让慕容宸吃惊于陈湘如的记忆。 小诸葛杨韫是与刘伯良齐名的名士,二人皆以兵法布阵、善于行军闻名天下,却襄助了不一样的主子,助燕国公与程公雄踞一方。 “这可不是我的记忆好,我jiejie李湘华在世时,为助我棋艺进步,每次她都会站在一边瞧,她的记忆极好,但凡是两个时辰内的每一步棋,都能记得牢牢的,棋局一分出胜负,她就会用簿子记录下每一个棋局制成棋谱,供我反复研磨。 这几局棋原是我棋谱里有的,因为研磨时间久了,就记牢了。” 慕容宸微微颔首,又细细地与陈湘如说起杨韫这人,“棋下得很稳,如果你是走一步看五步,他便是走一步看六步,你善于绝路逢生,他则是稳行稳打,不愧是当世小诸葛。” 有件事,搁在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