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八十九章 董卓的拉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董卓的拉拢 (第2/2页)


    哪只此言刚说完,下面喝酒吃菜的众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周瑜看着下面众臣的脸色,心下暗自忖度:董卓杀丁原而并其众,紧握功臣防卫,又收何进何苗部曲,势力大张,整个京师洛阳可以说已经全在董卓一人手中。眼下这些人又有谁能明着反抗呢?

    那知袁绍却忽然站起,猛地将手中就被重重的摔在地上,酒洒了一地,大声道:“汉家天下四百余载,恩泽深渥,兆民戴之。董公这是何意啊?”

    董卓脸色阴沉下来,终究还有不怕死的,不,不是不怕死,而是有恃无恐。

    袁绍,袁绍,还果真是你这个四世三公的家的人先跳出来了。

    董卓冷声道:“天子无才无德,陈留王刘协聪慧过人,为家国天下计,当以陈留王为帝。”

    “哼,董卓,你这是要公然造反不成?皇上富于春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德行传于天下的,你如此公然想废嫡立庶,莫不是在座的各位公卿大臣是摆设吗?”

    袁绍也知道董卓势力已成。

    可如今被逼到这份上,在不站出来,岂不是辱没了家族名声。

    “大胆”董卓也站起来,大声道:“竖子猖狂,天下之事,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敢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董卓话刚说完,身后的吕布已经持剑在手,而门外的董府甲士也齐刷刷执戈持剑,冲了进来。

    袁绍知道今日软不得,反正已经得罪了董卓,若不强硬,恐怕今日这条命可真就扔在这儿了。也怪自己性急,做这个出头鸟干嘛。

    心中这样想着,大怒道,“天下人,难道仅仅只有董公是英雄,我三尺青锋在此,我倒要看看,谁敢挡我!”

    袁绍这一句说的也是义愤填膺,怒发冲冠,竟然让冲进来的甲士一时愕然。

    而袁绍横刀在手,向陈留王和董卓一拜,大声道:“告辞!”说完竟然昂首而出。甲士不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袁绍远去,董卓挥了挥手,示意甲士都出去。

    这就是豪门的风骨,这就是大族的底蕴。

    董卓虽然手握生杀权柄,但终究在洛阳这块地方是一个新到者,他背后的势力不敢小觑,他能有如此的气势,董卓一时竟也被他震慑住。

    事已至此,众大臣知道再待下去,恐怕就麻烦缠身了,于是纷纷告辞。

    最后只留下陈留王与董卓诸人。

    周瑜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语,站在哪里一动不动。

    董卓笑着对陈留王道:“王爷对我的安排可有异议?”陈留王一个孩子,但还是立即道:“唯董公之命是从。”

    陈留王便准备返回王府,刚一起身,董卓忽然道:“王爷身后这位骁将是何人?”

    陈留王道:“先帝御封武昌侯,安南将军,代江夏太守。”

    董卓点点头,“你就是平江夏蛮部的那个少年。”

    周瑜忙道:“末将不敢。”

    董卓道:“有什么不敢,你我皆是军旅之人,有何所避。”

    周瑜淡淡一笑道:“董公说的是。”

    董卓点点头,示意众人送陈留王出去。

    陈留王在车驾上,向前面骑在马上的周瑜隔窗问道,“周大哥,董卓这是什么意思?”

    周瑜皱着眉头,有些无奈的道:“殿下,恐怕你要登九五之位了。”

    陈留王的心忽而一抽,“假如我登上帝位,那刘辨哥哥会怎么样?”

    周瑜停顿片刻,才道:“一山难容二虎,殿下自知。”

    回到王府门前,庐陵公主已经带着几个侍女在门前等候,庐陵年级不大,但对哥哥还是很有感清,她听说哥哥这一趟外出比较凶险,所以一直担心不已。

    后来又听说黑甲大哥哥在身旁保护哥哥,她的心才放下来。不知为什么,每当想到那个一身玄甲的大哥哥,庐陵心中就生出一股莫名的安全感。

    刘协看到meimei眺望,嗔骂道:“庐陵,外面这么冷,怎么出来了。”

    庐陵公主瞥了一眼周瑜,扁起小嘴,委屈的道:“哥哥,我怕你不回来了。”

    说着又跑到周瑜身前,不顾礼仪的的抱住他的腿,周瑜身上甲胄未卸,冷冰冰的,一丝凉意传到她的手心,心里莫名一跳。

    “大哥哥,你们可回来了!”自是发自心底的喜悦。

    周瑜微微一顿,将她抱起来,小女孩嘿嘿笑着,环住周瑜的脖子。一同入府,陈留王道:“大哥,你莫把她惯坏了?”

    周瑜笑道:“无妨的。”

    周瑜数次救陈留王和庐陵公主,陈留王对他也是把周瑜当兄长对待,至于庐陵公主就更别提了,小孩本就粘人,在和周瑜相熟之后,更是离不开周瑜。

    周瑜对她也没有礼教之妨,毕竟年龄都笑,更何况庐陵更只是一个几岁的女娃,只不过比别家的孩子早懂事罢了。

    庐陵则忍不住咯咯笑个不停,像极了初生的黄莺儿,清脆的声音在风中回荡飘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