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3章 曲水宴二 (第2/3页)
不提,单说这些年来的表现,也令人不由得点头。 周氏不愧是侯夫人亲自教养长大的女孩儿,懂规矩、有教养,一言一行颇有法度。管家理事亦是一把好手。 谢家不是官家,但豪富几辈子,家中的琐事繁杂,对外的姻亲故旧也不少,每日里家内家外不知有多少事。周氏却能游刃有余的料理清楚。 就像上个月谢向晚的及笄礼,请了那么多的贵人,来来往往的热闹了一整天。 从东堂的布置、安排,到随后的酒宴准备,再到饭后的百戏、游乐。周氏都办得很是周全。 不管是金陵旧勋,还是应天新贵,不管是清贵的学士夫人,还是豪放的将门少奶奶,周氏都轻松自在的应对,与人谈话的时候,也总能轻松的找到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某某家与某某家不睦。谁谁家与谁谁家有亲,哪家夫人爱看戏,谁家少奶奶喜欢杂耍,周氏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她的妥善安排下,所有到场的宾客都有种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 宴会结束后。所有的女宾们都忍不住暗暗称赞:这周氏,不愧是堂堂侯府千金,落架的凤凰也终是神鸟啊。 有些东西,的确不是随便听人家说两句经验、翻看几本手札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常年耳濡目染的熏陶,以及有经验的长辈言传身教的教导。 这也是‘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的原因,亦是当年谢嘉树和谢向晚看中周氏的主要原因。 周氏表现出色,就连向来严肃端方的广平郡主,宴后提及了周氏,也不由得点头:“周氏好教养,谢家好眼光!” 除了理家处事的才能,谢向晚更看重的是周氏父亲留下来的隐形人脉。周至忠虽已过世多年,但他早年结下的善缘,十几年积攒下来,如今更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而这笔资源,注定只能为周氏和谢向荣所用。 有了这些优点,周家的某些极品引发的消极影响,谢向晚也就能轻松的无视了。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有了周至礼这样恶心的亲戚,让周氏对谢家觉得愧疚,做起事来愈发用心,对谢家愈发有归属感。 是以,谢向晚帮周安歌亦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果不其然,听了谢向晚的话,周氏感激的用力点头,“对,咱们是一家人呢。” …… 定国公府,中路正院上房。 “呵呵,恭喜大哥大嫂!” 6离俊美出尘的脸上爬满笑容,语气无比真挚的跟满脸便秘的兄嫂贺喜。 “哼!” 6元阴沉着一张脸,闷闷的从鼻子里发出一记响动,权当回应弟弟的话。 小齐氏的脸色更加难看,但为了面子,她还是强扯出一抹笑,僵硬的说道:“多谢二爷惦念!” 恭喜?恭喜个p呀! 小齐氏只觉得满心苦逼,原本要算计6离,结果却让自己多了个‘meimei’。 多个妾就多个妾吧,正如老夫人所言,既然不能拒绝,那就干脆的收下,贵妾也是妾,不过是个玩意儿,小齐氏做了半个月的心理建设,总算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梁姨娘了。 但让小齐氏和老夫人郁闷的是,满以为自己已经够委屈了,若是能换回大把的银钱也就认了。 偏、偏这个梁氏过门时,就带了五十万两的银子,而且是正儿八经写在嫁妆单子上的,是梁氏的嫁妆,并不是梁家‘暂借’给6家的钱。 6家如果想动这笔钱,也不是不行,可说出去实在不好听。 梁氏是个乖觉的,主动将一打银票交给了6元,说得话还很漂亮:“妾身已经是世子爷的人了,妾身的东西也就是世子爷的……不过是些黄白之物,世子爷只管拿去用。妾身知道,世子爷是个做大事情的人,手里不能没了花用……” 6元被逼着纳了梁氏。原本心里很是别扭,对梁氏也有些迁怒。 若不是顾忌梁氏背后的阎都督,他根本就不想理睬这个‘贵妾’。 但梁氏进门的表现,让6元很满意。 守规矩。知进退,主动奉上大把的银票,却没有因功自傲,而是满是崇敬的对待6元,仿佛她面对的不只是夫君,更是她的天、她的神、她的信仰……梁氏近乎信徒的敬畏态度,大大满足了世子爷的自尊心。 再看梁氏,6元没了最初的厌恶,即便对这桩亲事不满,他也只会责怪6离、甚至迁怒始作俑者齐家。 所以。收到梁氏奉上的银票后,6元想都没想就自己留下了三十万两走门路,将二十万两二一添作五,分别给老夫人和梅氏各十万两,权作齐家搬家、梅家娶亲的费用。 而至于够不够用。就不是6元所关注的问题了。 有了铺路的银子,且梁氏也表示会去拜访阎夫人。如无意外,援军开拔的时候,6元能在里面混个不高也不低的官职。 差事有了着落,6元的心情很好。 可不知为何,他的所有好心情在看到6离的时候,竟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竟是莫名的恼怒和满满的羞辱感。 尤其是对上6离似笑非笑的表情时,6元的那种羞辱感愈发强烈,他的耳边猛地响起那日6离的话:“大哥……比那庶子强出不知几百倍……依着大哥的身份……值三四百万两银子……” 三四百两银子? 可现在贵妾纳了,他却只得了三十万两银子,连当初的十分之一都不足,更是比不上金华县主的那位便宜庶子。 6元胸中无端生出熊熊的怒火。烧得他只觉得脸红,看向6离的时候,也满是恨意。 6离却毫不在乎,依然笑嘻嘻的恭贺大哥‘新婚大喜’。 兄弟两个之间火花四溅,其他人却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谈论着京中的新鲜事。 “圣人定了靖国公家的老四去泉州,唉,真是没想到呀,市舶司使这个差事最后竟落在了他的头上。” 6延德坐在主位上,很是感慨的说道。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曹四爷和我们家6先同岁吧,啧,不到三十岁,竟已经官至四品了,且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