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波澜再起 (第2/2页)
闲聊的时候,提到了阎都督,然后便想起了后院还有个阎都督的便宜侄女儿。 哼,真真和老夫人一个德行,无利不起早,哪怕是枕边人也要算计。 梁姨娘暗自吐槽,脸上却挂着腼腆的笑,“是呀,是姑母见我几个月都不曾去阎家请安,特意打发人来看我。听回去的人说我病了,心疼得不行,又马上命人给我送了些药材和吃食来。” 一边说着,梁姨娘一边觑着6元的脸色。 果然,当6元听到梁姨娘说‘几个月不曾出门’的话时,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 6元回家后,虽然没有刻意询问梁姨娘的情况,但下头的人说话时无意间曾经提到过,说是自打6元跟着援军出征,梁姨娘就小产了,身子一直不好。 少夫人不待见梁氏,直接把人挪到了偏院,大夫也不给请好的。药材更是能省则省,只给了一个不懂事的小丫鬟,便任由梁氏在角落里自生自灭。 那时6元听了。也没觉得怎样,左右是个妾。死了就死了,也没什么要紧。 可今日与五军都督府的人出去游猎,6元才猛然想起,梁氏是阎都督做的冰人,且梁氏还跟阎都督的夫人有些亲戚关系。 再加上梁氏娘家豪富,6元觉得自己在国公府的处境愈发危险,便想着活动活动,去五军都督府挂个勋职。好歹有个前程。 而‘活动’二字,却不是嘴上说说,是需要实打实的关系和银钱呢。 正巧这两样梁氏都有,只是前些日子冷落了她,现在被梁姨娘说到了脸上,6元难得的生出了几分愧疚。 梁姨娘乖觉,知道见好就收,再说了,她现在要做的是勾起6元的愧疚,继而赢得他的宠爱。并不是秋后算账,或是告小齐氏的黑状。 微微一笑,梁姨娘主动转移话题。道:“说起姑母,奴还想起一事,本月二十一日是姑母的生辰,今年正好是姑母五十岁的整寿,姑丈便想帮姑母好好庆贺一番。奴受了姑母那么多照拂,也想尽些孝心,所以,那日奴、奴也想——” 一听阎都督的夫人过寿,6元的眼中闪烁了下。旋即道:“应当的,阎都督和梁夫人是长辈。还是咱们当初的媒人,如今梁夫人过寿。不只是你应该过去磕个头,就是我也当过去吃杯寿酒呢。” 阎都督可是圣人的心腹重臣呀,若是能跟他搭上关系,自己想在五军都督府谋个差事,应该不难! 思及此,6元对梁姨娘愈发温柔,连着几天都歇在西跨院,只把小齐氏恨得险些咬碎了一口的银牙。 …… 远翠苑里,6离夫妇也在谈论梁夫人的寿宴。 “伯母给我下了帖子,到时候我带着两个meimei一起去。” 谢向晚递给6离一张精致的大红洒金的请帖,笑着说道。 6离看了看,道:“嗯,前几年在燕地的时候,我也曾经与阎都督打过交道,梁夫人寿辰,我也过去拜个寿,顺便也跟旧日的一些故友叙叙旧。”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彻底编撰完毕,稿子也重新补录、校对了一番,翰林院的几位博学大儒也都详细的验看了,确定没有什么遗漏。 待呈给圣人御览后,很快就能雕版、印刷,然后推行天下。 如此,6离的差事也算告一段落了。 国公府的烂事太多,很容易授人以把柄,所以6离不准备再在官场上走下去了。左右他也不是热衷做官的人。 借着这次著书的功劳,他想先在圣人跟前备个档,然后提出开书院的请求。 6离相信,圣人应该会给他这个赏赐,若是再能求得圣人的御笔赐名,那就更圆满了。 谢向晚也同意6离的决定,之前是她判断失误,没想到国公府的某些人是如此的极品,现在终于领略到了,她也不想陷在国公府的泥潭里。 还是开书院吧,这原就是她和6离最大的理想,如今6离有才有名,而她有钱有人,夫妻合力,定能开办一间京城、乃至大周最好的书院。 夫妻两个正说着,忽而外头有人说话:“二爷,二奶奶,奴婢有要事回禀。” 谢向晚一怔,“好像是红隼?”6离的暗探之一? “是她,”6离点头,然后隔着窗子喊道:“进来回话。” 红隼答应一声,快步走了进来,身上的棉衣还冒着寒气,她也顾不得太多,草草的行了礼,道:“半个月前,刘婆子不甚跌下马车摔死了。十日前,应天府外小刘村的那个孩子得了急症,只半天的功夫就去了。” 刘婆子,是个稳婆,曾经给许氏接过生。 而寄养在小刘村的那个孩子,则是许氏与6元无媒苟合剩下的野种…… ps:二更,谢谢依依se1ina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 手机:电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