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陆离辞官 (第1/2页)
富妻盈门,第146章陆离辞官 承徽二年的正旦,绝对是齐氏老夫人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天,想她都快七十的老人了,却当众被皇后单独留在宫里,措辞严厉的训诫了整整一刻钟。濠奿榛尚 一想到众人或嘲讽、或探询、或好奇的目光,老夫人就羞恼得几欲死去。这还不算完,她离开坤宁宫前,薛皇后还特意赐了她两本书——和。 老夫人见了这两本书,心中的羞愤愈发强烈,幸而她城府极深,又忍性坚强,这才没有露出什么端倪。 饶是如此,也气得直接在马车里吐了血,回到6家后,更是一病不起。那模样,任谁见了也不会怀疑她在装病。 老夫人这边气得吐了血,自觉倒霉透顶,6离夫妇那边却惊喜连连—— 回到远翠苑,6离便郑重其事的取出一个长条锦盒,打开,将里面的条幅拿出来,轻轻的展开,摊放在书案上。 谢向晚忙走上前,只见那条幅上写着四个大字——九华书院。 “好字!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似有一股杀伐果决的气势在提笔转折间涌动,真真好字!” 谢向晚不由得合掌赞叹,她不是拍圣人的马屁,而是这字写得确实好,只不过四个字,却透着君临天下的霸气与铁血疆场的豪迈,胸中无大丘壑者,绝对写不出这样气势磅礴的好字! 6离笑着说道:“圣人的书法可是方老先生亲自教授的。”而方老先生则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名士,学识、书法都是极好的。6离投到方老先生门下的时候,也曾经跟着他学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师出同门,6离对圣人的笔迹也非常熟悉。 谢向晚点点头,“方老先生的书法确实别有特色。不过,我觉得圣人的书法中又多了几分迫人的气势。” 赞完了皇帝的书法。谢向晚又将注意力放在书院的名称上,“九华?可有何典故?” 谢向晚没有记错的话,前朝也有个九华书院。因建在九华山下而得名。可他们的书院是建在小汤山,那里貌似没有叫做九华的山吧。 6离笑了笑。从后面的书架中取出一个匣子,扭开锁扣,从里面取出一张折叠的硬黄纸。他将纸展开,放在书桌的另一侧,手指点了点上面的一个区域,道:“圣人赐给咱们一百亩山地用于兴建书院,而这一百亩地就在这个位置。阿晚,你来看看!” 谢向晚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见那张硬黄纸上绘着的正是京城及周遭县镇的舆图,虽然有些粗糙,但该有的重点位置都标注的非常清楚。 而6离的手指落在的那个点,则是一处山地,旁边注着一行小字‘九华镇’。 谢向晚恍然,“咱们的书院就在这个九华镇?”所以才会叫九华书院? 6离点点头,道:“这个位置极好,距离官道不远,而且还有几处汤泉池子,待书院建成后。那些汤泉池子也能好好的利用起来。” 不管是做浴池,还是用来种植温泉蔬菜,都很便宜。倘或以此作为招牌。还能招揽一些权贵家的子弟前来求学呢。 谢向晚很赞同6离的想法,笑着说:“还是二爷想得周到。待书院建成了,咱们便搬到书院去跟学生们一起住。所以,这蔬菜瓜果、鸡蛋rou禽的,也须得准备妥当。有了那汤泉池子就便利多了,哪怕是冬天,也不会委屈了书院的先生和学生们呢。” 6离双眼一亮,他也是这么想的。他从未想过跟兄长争什么爵位,而国公府的水也太浑了。6离也不想搀和,偏父母俱在。他们不能分家,若是能以‘办书院’为名躲出去。倒也是件好事呢。 他舔了舔嘴唇,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阿晚,你、你愿意跟我去昌平?”离开繁华的京城,远离奢华的贵族圈子,放弃国公府豪奢、体面的生活,转而去偏僻的山地受苦?! 谢向晚笑了笑,道:“二爷,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咱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在哪里,我便会跟你去哪里。昌平也极好呀,那里有山有水有温泉,咱们既能随心所愿的教授学生,还能畅游山水、尽享田园的妙趣,岂不美哉?” 而京城里又有什么?繁华?豪奢? 那些东西上辈子的谢离早就享受了一个遍,谢向晚对那些再也生不出半分向往。相反的,她更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振兴谢氏、洗白谢家,若是能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笔,那就更美好了。 脑中的谢离最敬佩的人便是盛唐的那位女皇,巾帼不让须眉,一介小女子却能位登九五,为天下的女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谢向晚受谢离的影响,对那位女皇也分外崇敬,最让谢向晚心动的则是女皇的出身——她的父亲最初也只是个木材商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