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不同 (第1/2页)
正月十七这日,老金正在自己地里耕作,老金嫂挥着锄头除草,就见金三汉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道:“爹、娘,大小姐来庄子里了,给我们送了好些鸡崽,还有三只小白兔,可爱极了。” 老金放下活就往家跑。 老金嫂也搁下了锄头。 待回到家里时,大丫已经烧了开水,正捧到堂屋上呈给陈湘如。 陈湘如审视着这不大的小院,这是一座江南木屋,可比茅草屋好多了,三间正房,东边有一间厨房和一间杂房,只有一座篱笆院墙,院墙周围被清除连根杂草也没有,倒有几丛新种的月季花。 大丫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冲陈湘如傻笑着。 老金嫂看着瘦小,可跑起路来像一股风,不多会儿就跑到了老金前头,近了家门,就看到院墙外的马车,进了堂屋,正要跪下行礼,陈湘如笑道:“快别!我到镇上办点事儿,想到你们一家,也不知过得好不好,就来看看。因三meimei要养小白兔,想到你家也有孩子就多买了几只。” 三汉一见到小白兔就喜欢极了,此刻蹲在筐子边上正喂兔子吃草。 另一只筐里,则放了十来只小鸡崽。 老金嫂笑道:“大小姐可是大忙人,怎敢劳你记挂着我们。” 老金一进屋,就听老金嫂说这话,当即喝道:“不会说话就别说。”赔礼道:“大小姐能看我们,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陈湘如知老金是个耿直人,问道:“这里说话方便不?” 老金想着许是要说大事,忙道:“方便!方便。” 陈湘如又问:“老金大的嘴紧不?” 老金吞了一口唾沫,看了眼自家女人,乡下女人。有啥说啥,同样一件事能说上十回、百回,且说得再多都不会厌。 他苦笑了一下,对老金嫂道:“你到外头去,我与大小姐说说话。” 老金嫂拉走了二丫。 绿叶静站在门口。 陈湘如垂首道:“我手头有件事,想寻个得力的帮忙。” 老金忙抱拳道:“大小姐。请吩咐。” 陈湘如坐在桌案前,“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难事,只是我不想旁人知道。老金,陈家的家业不小,如今由我支撑着,太平盛世,倒还能求个安稳饭吃,可我总得做个长远打算。为后世子孙求个久远安宁。” 老金听她一说,就知是大事,“大小姐救了我们一家的命,小的都听从大小姐的吩咐。” 陈湘如继续道:“我准备将家中的生意做到范阳城,但这件事,只能你知、我知。这些日子,我另选备了一些人,现在还差一个管事做主的人。不知老金想不想去范阳?” 让他做管事拿主意? 老金以为自己听错了,揉了揉耳朵。“大小姐是说我?” 陈湘如肯定地点头,“每一个家族的兴起,都是几代人的努力,一代立稳足跟;二代创业;三代发展;四代兴旺……不知金大哥可愿做这金氏立稳足跟的先祖之人?” 老金看似庄稼汉,也读过两年书,实在是小时候不用心。这才做了农夫,但陈湘如这话他是听明白了,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却说得他意气风发,一代立稳足跟。无论哪个家族的兴起,都是这第一代的立稳足跟分不开。 抱拳道:“大小姐要我做什么?” 陈湘如道:“第一步,在范阳城附近买上数百亩良田,由你来做庄头。要把那庄子,建设得像这庄子一样。然后,一个这样的庄子,两个这样的庄子,三个这样的庄子,很多个这样的庄子。第二步,我要冀郡、燕州一带的女子也会种桑养蚕;第三步,我要把陈记的织布房、染布房开到范阳去;第四步,我要在范阳城建一条街、造一座府邸,让像老金这样的人,也能在那街上有自己的店铺、在那街上有自己的家宅……” 前世,江南是群雄争夺之地,饱受战火侵袭,而范阳、燕州却因为是一代雄主燕国公的地方而太平安好。 这,也是她为什么准备留一条后路的原因,虽然战事要在几十年后才开始,但她却现在就开始谋划。 老金心头又是一怔,“让像老金这样的人在那街上有自己的店铺、家宅……”这一辈子,他想得最多的,大抵就是让妻儿吃上饱饭,原来还可以这样。 “在下愿听大小姐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你不必急着回答,这些日子,你先暗自观察,看看这处庄子与旁处的有何不同,都有些什么,再看看这庄头是怎么做的,等你想好了、做好了准备再来找我。” 陈湘如起身,看了看外头,老金嫂正好奇地望着堂屋。 绿叶正与三汉拿草喂小白兔。 老金抱拳道:“大小姐走好。” 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