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另一份产业 (第1/2页)
赵文面露诧色,正要往旁处想,陈湘如却道:“不是不信你们,是担心老夫人会反对。” 她继续打着算盘,“早前,就是想让祖籍北方的下人、匠人们年迈之时,有个安身养老之处,所以置了座田庄。 庄头写信来禀,说范阳城的布匹价格极好,且陈记的绸缎在那边卖得很好,我就生了再开一家绸缎庄的心思。” 赵文问道:“那边的管事是……” “大管事是老金。” 她说得轻浅,可赵文听到耳里却是一颤。 陈湘如道:“就是一个田庄和一个布庄,想着既然能赚点钱就开了。那边是不是兑银子过来了?” “是。”赵文拿出一个信套,“里面是一万八千两银子。” 陈湘如接过,摸过的银票多了,是真是假,拿到手里一看就知道。 她拆开老金写来的信,看了一眼,递给了赵文。 赵文看罢,惊道:“他要开绣房,让我们挑几个绣娘送去。” “赵管事以为如何?” “那边的生意好,不到半年就赚了近二万两银子,抵过老夫人名下好几家陪嫁铺子。我觉得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这件事,就交给赵管事。” 赵文又愣了一下。 陈湘如笑着,“等到明年,你若想去那边瞧瞧,可以过去看看。但是,我在范阳有产业的事暂时不想让旁人知道。赵叔那儿,我会抽空告诉他的。 我想看看老金的能力究竟有多大?也想知道他能走到多远?”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小姐会满足老金提的每一个合理要求。 “西院绣房里,有两个绣娘祖籍是北方人,我想让她们先回范阳,至于其他的,你看着挑选,但必须能在那边长呆,十年、二十年、甚至能在那边生活下去。” 也许这样,她们才能更安心,也能让陈湘如更放心使用。 老金是谁? 赵文都没听说过,他们父子忠心效力陈家大院,可大小姐居然瞒着他们另创了一份家业,这让赵文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要不是他偶尔听顺风镖局的人说“范阳城有人开了一家陈记绸缎庄”,他不会进来问陈湘如。 然而,赵文的这点不满,在当天夜里时,就变成了意外与敬佩。 * 夜里,陈湘如带着绿叶到了东院议事厅,一以就遣退了左右,与大管家道:“赵叔,把赵文叫来吧。” 赵文到时,陈湘如道:“都到院门外候着,莫让人进来,就说我与大管家父子议事。” 绿叶坐在院子里嗑瓜子,而议事厅服侍的小厮都在院子外头说话儿,来见大管家的人都拦在了外头。 陈湘如拿了一个账簿出来,笑盈盈地递给大管家:“赵叔看看这个。” 大管家一接过,“这是哪家铺子的,半年就赚二万两银子,还有那田庄似乎也弄得不错……” 陈湘如便将自己如何救老金一家,如何派老金去范阳城打拼创业的事细细地说了。 当赵文听到陈湘如说的四步计划时,只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这让他觉得跟着陈湘如充满了希望。 大管家听罢满是惊容,“大小姐要在范阳建织布房、染布房……” 陈湘如笑着:“怎么,不可以吗?” 老金在那边干得风生水起,还赚了这么多银子,现在又写信来要开绣房,说是在范阳城买了一块地皮,可以在绸缎庄旁边再建几间铺面就能开起来。 大管家抱拳道:“老奴不敢。” “赵叔,有钱大家赚,等成功之时,就是你们都可以在那边有自己的铺面、家业,但前提是,必须在范阳建一份如我陈家在江宁一样的家业。” 江南陈家的这份家业,可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换来。 大管家自认自己没这能力,心头有些迷糊,“大小姐是想让陈家在江南的产业转向范阳?为什么?” 她说是创一份,可大管家却认为是转移产业,其实大管有这个说辞才是最正确的。 “因为我不放心陈相和与族人。赵叔知道相和失踪,以我的判断,他一定会再回来的,倘若回来,一定会是陈家大院的一个**烦。我这是防备于未然,所以在范阳的那份家业,我不能张扬出去,就是老夫人那儿我也不打算说。 这不是不孝,而是防备。 有备无患,于陈家大院来说也不是坏处。 陈家,有这么我忠心的有功之人,他们有的人为了陈家打拼了祖孙几辈,我必须得给他一个退路,给他们一个好的未来。” 她重生而来,来到了几十前的盛世,可几十年后,江南一带将会战火连连,今儿在东边霸主之手,明儿在南边霸主之手,来一个霸主搜刮一番,也至江南民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