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漆壶 (第1/2页)
芙蓉一惊,不安地瞅瞅门口,压低了声音: “是陆公子让奴婢转给您的,柳莫大师的名曲黎神赋……” 陆轩送的? 脸色微红,云初的心一阵狂跳,随手翻开,和府里随处可见的篆字不同,里面除了蝌蚪音符外,填词却是纯粹的古繁体字,细看之下竟能勉强认出来。 “怎么这字……” “这是黎文,是柳莫大师的真迹”见她疑惑,芙蓉解释道:“陆公子说,怕您不认识,他特意求人翻译了,附在后面,知道您对这首黎神赋思慕已久,索性连原本都送了来……” 黎文? 云初也想起程清雪说过黎国和栾国的文字不同,向后翻了翻,果然后面夹着几页薄如蝉翼的丝绢,上面是不认识的篆字,暗叹一声,虽然古繁体字比现代简体字难,但总比篆字好认好写多了,如果两国的文字能统一成黎文就好了。 虽不认识,但丝绢上工整的字体,犹如在蝉翼上镌刻,一看就是陆轩用了心的,眼前又浮现出那清俊的面孔,感觉心的某个地方渐渐地sao动起来,云初嘴角就划过一丝暖暖的笑意: “难为他了……” “四奶奶,从前您和他幽会,奴婢帮衬着,是以为您和四爷能取消婚约……”瞧见云初满眼的柔情,芙蓉的脸就白了白,“如今不比从前,你已经嫁人了,又……四奶奶还是忘了他吧!” 难怪今儿一见陆轩,这丫头就自动跑去放哨,原来是轻车熟路。 “……也不早了,你也收拾收拾睡吧”仔细收起丝绢,藏在枕边,云初岔开话题,“这些日子你就辛苦些,等那个大丫头定了,你们再轮着值夜”指指西屋,“她们总是太太的人,我不放心,你平常说话也仔细些……” “奴婢不累,四奶奶不说,奴婢也会防着她们……”见云初回避,芙蓉也没强劝,目光闪烁地看着云初,“对了……四奶奶,那个大丫鬟,您心里有谱没,说出来,奴婢也替您留意些……” 这丫头够笨,自己这么在意程清雪,她竟毫无所觉。 “依你看……”向后仰了仰,云初慵懒地靠在迎枕上,“这些人中谁合适?” “依奴婢看,那个徐方机灵乖巧,遇事反应也机敏,倒是个人选……”认真地想了半天,芙蓉板着手指头,“她的女红、礼仪、文采都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想起那个两次接话引她注意的女孩,云初就摇摇头: “此人过于精明,功利心太强,单看她那双眼睛,就是个养不熟的,你先给安排个三等,磨磨她的锐气……” “您这一说,奴婢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今儿一听说迎秋、迎冬是大奶奶的贴身丫头,就紧着溜须,全不把奴婢放在眼里,只是……”犹豫不决地看着云初,“让她做三等,是不是委屈了,她的才艺可是出类拔萃的。” 才艺又不能当饭吃,好有什么用? “她要觉得委屈,就让她去找迎秋、迎冬,求大奶奶收了她。” 芙蓉就讪讪地笑: “四奶奶要休息,奴婢去沏壶茶,方便您夜里渴了……” “嗯……” 云初点点头,芙蓉就扶着床边下了地。 “咦……” 来到案边,看着紫檀木案上的一套精美茶具,芙蓉惊讶地叫了起来。 云初也抬起眼睛: “怎么了?” “这套茶具好久不见了,怎么又出来了?” “什么茶具?” “兰花纹锡胎漆壶!”仿佛珍宝般,芙蓉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套茶具,来到云初跟前,“……这把壶是四爷生前的最爱,自得了他,四爷便宝贝似的,一直用着,临终前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它陪葬……”叹息一声,“四爷归天那日,这都乱成了粥,这壶竟不翼而飞,今日却冒出来了。” 漆壶? 漆器味重,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在高温下尤为明显。天然不是茗饮之具,可以说漆器与茶道是无缘得,怎么董爱竟用漆器饮茶,是古代人没有这种认知吗? 目光落在漆壶上,云初顿时疑惑起来。 董爱有鼻炎? 就算没这认知,漆器那种刺鼻的味道,他就闻不到吗? “漆器虽能雕琢出绚丽玲珑的花样,但味道及重,会抢了茶的清香,”接过漆壶,云初仔细端详着,“四爷怎么……” “四奶奶不知,这茶具的内胎是锡制的,很厚实,漆套在外面,根本触不到茶,您看这壶显得挺大,其实只能装一到两杯茶,可想而知这内胆有多厚了,听说这漆不是普通漆家具用的,是特制的,煮出的茶不仅没漆味,而且格外的清香……您大婚那天,也对它赞不绝口。” “是吗?” 没抬头,云初继续摆弄着手里的漆壶,芙蓉就吃吃地笑起来: “您是忘了,您第一眼看到这漆壶时,也是稀奇,品了一次后便爱不释手,为此还和四爷闹红了脸。” “和四爷闹红脸?”抬头瞟了眼芙蓉,“为什么?” “四爷见您喜欢,就不让您用,吩咐柳儿收起来,只他一个人用,所以您就……” 说着,芙蓉的声音低了下去,偷偷睨着云初的神色,见她只翻来覆去地摆弄着漆壶,偶尔还拿到鼻子上闻闻,却并无恼意,才又说道: “四奶奶,您也别生气,四爷那样待您,也不是有意,听柳儿说,四爷非常喜欢这把壶,尤其上面那首诗,常常不喝茶了,也拿着壶,看着发怔,寻常时候,是不许别人碰的,只柳儿可以,煮茶也是柳儿亲自煮,四爷只在一边看着。” 早听说董爱喜武不喜文,怎么会如此眷恋一首小诗? 难道这首诗有什么特别? 听了芙蓉的话,云初细看之下,果然壶肚上隽刻着四句小诗,看了半天,却半个字都不认识。 “……这诗是谁写的?” “奴婢不知,最奇的是,这诗后竟没落款。” “那……你还记得这首诗吗?” “记得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