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病重 (第2/2页)
到了洪家大爷那边,却是商量老张氏的丧事的。这在农村很正常,往往老人年纪差不多了,就会选目的,做棺材,准备寿衣啥的。但是老人真过世了,这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几乎是所有的同族亲戚都动起来,过去帮忙。 作为老张氏的孙子孙媳妇等,却是不用忙太多事的,主要是守灵这些,但这其中也是要安排的,而这要说的主要是老张氏的丧事银子。老张氏长期跟着洪家大爷住,吃喝住药费等都是他付了,所以在丧事上,是两房平摊的,而洪家二爷这边,洪浩安出了大头,没办法,洪浩平和洪浩成两人的日子也就那般,没得非得均摊,背上一大笔债务。 洪浩成也带着吕氏以及两个孩子赶回来,看他们的情况,日子似乎过得不错,面色红润,两个孩子看着也壮实,可见两人对于这两个孩子还是有照顾的。 洪姑姑带着两个表弟以及表妹就围在老张氏的床边,别人想要站都没空儿的,都被他们给占了。也不是没人在嘀咕,一般老人过世前可能回光返照,会有话交代,一般都是长子长孙围着,而老张氏这边确实一个出嫁女,很是不符合规矩。 五叔公就很生气,只不过在洪家大爷的劝说下,就什么都没说了,谁叫老张氏更疼女儿呢,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反正老张氏也就那些就嫁妆,全扒拉给女儿也没人能说什么,那可是老人的私产,别人动不得的。 等到晚上戌时,老张氏醒过来一趟,直喊饿,要吃卤面,厨房里送了一大碗过来,许久没好胃口的老张氏呼啦啦地就吃了两大碗,然后她精神很好地将其他人都赶出屋子,留下洪姑姑一个人在身边,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洪姑姑就在那边叫着老张氏,其他人忙冲进屋里一看,老张氏却是昏睡过去,脸色很难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气若游丝。洪姑姑在一旁,搂着她女儿哭哭咽咽的,直看得其他人皱眉头,很不舒服她这样的表现。 夜里一直有人守着,大部分人都去睡觉,尤其是带孩子的,蒲黄也不例外,洪浩安留下来帮忙。 这一觉,蒲黄睡得并不怎么安稳,在凌晨寅时末时突然惊醒过来,而河对岸,也传来悲凉的喇叭唢呐声,却是昭告着老张氏已经过世的消息。蒲黄将三个孩子的被子盖好,拉开大门看了下,对面灯如白昼,不少洪姓族人渐渐地往洪家大爷家走去,开始帮忙着挂白幡,或者搬桌子啥的,各有事情做。 蒲黄当然不放心弯弯他们,也不想他们到洪家大爷家去,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地将时间减短。那如哭如泣的乐声无孔不入,飘入耳中,听着总是不舒服,蒲黄给孩子们弄了个隔音屏障,看着他们熟睡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 天亮的时候,洪家大爷家门口已经用油布搭起了棚子,靠近厨房那边,已经垒起了几个土灶,此时正烧着火,几个大锅齐齐动着,有两个大师傅都在灶台忙活着,间或有其他亲戚的妇女在帮着洗碗择菜啥的。 同时,不时有骡车或驴车过来,送来一头头的宰杀好的猪,或者是鸡鸭,以及其他办席需要的东西。和平村这边跟别处不同,没有丧事要往朴素办的习惯,越是年龄大过世的,就办得越隆重,那席面就越好,而洪家也不缺钱,请的话自然是全村全家都去的那种,这需要的东西可是不少。 有年纪比较的婆子带着年轻点的婶子做孝服,老张氏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用的是很松的麻布,孙子孙媳用的就是白布和蓝布,然后其他有送份子钱的人家,都是要胳膊上绑一条蓝色的布条,同时送上一样东西,可以是吃的也可以是用的,随主人家决定,洪家送的是一方栗子糕,价格算是不低了。 洪浩安把自家分到的孝服和蓝布拿过来,还带来了早餐,“娘子,先吃饭吧,过会我们得过去那边守着。” “可是叮铛铃铛还小,那边又吵又乱,我怕吓到他们。”弯弯年纪比较大了,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 “先让干娘帮忙看着罢,等出葬的时候再出现,没事的。” 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好在自己不用一直在那边守着,否则喂奶都是个大问题。 他们这里有一种习俗,还会请人哭丧,什么人请就用什么人的身份哭,那真是千折百绕啊,若是请的人多,那哭起来,可真够劲的。洪浩安是没打算请人哭丧,只不过族里的长辈说了,要请,于是,三兄弟俩就合起来请了一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