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一帆风顺(第二更) (第2/2页)
开始加讲其他农作物的高产种植方法。 同样的,按照小菲的说法,是理论加实践,樊文俊的感觉依旧是抓免费劳力干私活!私底下,不管杂事的他,不止一次的叫寥城给食堂那边采买食材时,多加点好菜。 他这样做了,才觉得帮小菲赎些罪孽!心里才会好受点!当然,他可不敢这么跟小菲说,也不敢跟偶尔过来找他聊天的好兄弟说,更不敢像以前那样,跟手下大勇发牢。 给学员们定制的衣服都发下去了,樊文俊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学员们领到新衣时的感激形,他根本就没勇气近距离的接受他们的谢意。 只有远远的看着,听小菲对他们说,好好努力!她就能那么的自然的说,那么理直气壮的笑。 有一天,樊文俊试探着跟小菲说,那些人来这里学习种地,家中这一年就少了一个好劳力。他的本意呢,是想看看,能不能提醒到她,是不是适当的给这些人付点工钱,本来就是么,他们不来的话,也是要花银子雇佣别人啊! 哪想到,小菲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反省什么,反而倒过来给他上了一课。到了,是他认输,只觉得让这些人干活不好,却没去了解一些别的事。 而小菲竟然早就在头几个最先到的学员那里,询问过了。这些学员被选中来这里,当地官府是有银子补助他们家的,每家是五十两银子,并且农忙的时候,安排人去他们的家中帮忙。 毕竟,各州县郡,选送的人只是那么几个。 五十两银子啊,对于他们那样的农户来说,简直就是一笔丰厚的天降之财呢。来时都是省吃俭用的,能不投宿客栈,就尽量的不投宿,随带的费用也没过十两银子。 樊文俊很鄙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了解这些呢?难怪小菲这么明明善良的人,竟然做了让他觉得很不地道的事。现在想起来,原因似乎是因为,她从皇上那里得到的,跟他看见付出的,相差实在是太大。 那边得了二十万两的银子,这里却只供人家一三餐,外加几布的衣衫,教课的一半时间都是廖奎那些助教在教,她却还让学员们当免费的劳力。 弄明白了这件事后,樊文俊委实蔫了好几天!堂堂男子汉啊,看问题竟然只是看见表面现象! 小菲说的一句话,让他深有感触,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的多少衡量的!知识一词她给的解释就是人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 她拥有的知识,就是对农作物,农田土质的熟悉了解。所以,她能种出别人尝试失败的水稻,种出的别的农作物收成也比旁人种出的收成好。 好像按照她的这样的解释说法,收了皇上那些银子,还真的不算多啊!要知道,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了这些知识后,会给祁国的农业带来想象不到的奇迹。 一转眼的,就到了夏季。这其中,樊文俊和小菲去过镇上几次,小菲每次都是买零嘴儿,比添置她所谓的嫁妆多。一想到又一次她念叨着想自己绣个被面什么的,然后在绣庄里,那个老板娘殷勤的帮着挑了花样,挑了绣线,也挑了面料。 结果呢,回到庄子里,她拿着装上绣绷子料子,拿着绣花针在上面比划了好一会儿,也没扎上去一针,第二天,樊文俊就没看见她摆弄,第三天他就在紫鹃手上看见了那东西! 面料是他在一旁看着她买的,记得很清楚!好在,他也没指望她能绣个什么东西出来,所以一点都没有感到失望。擅长女红有什么稀奇的,他要的又不是绣娘! 再说了,谁家绣娘手再巧,能一年绣出几十万两银子进门啊? 短短几个月下来,两百个学员已经完全融入到庄子和农场里,上课也好,在田里干活也好,没有一个学员不满,没有一个学员抱怨。甚至还有人说,喜欢在这里做事,不是还要回去家乡跟乡亲们传授学到的东西,真想连家人都接到这里来生活。 不农忙的时候,小菲教他们尝土,以确定土质属于什么酸碱,决定种植什么农作物合适。她还教他们在南瓜秧上嫁接上西瓜苗,嫁接果树,学员们每学到一样新鲜技术,都兴奋好几天。 临近秋收的时候,看着大大的玉米棒,沉甸甸弯下腰的稻穗儿,豆荚饱满的黄豆,一偏偏大火把般的高粱,所有的人都是兴奋的。 樊文俊兴奋的理由跟旁人不太相同,因为婚期将近了,就在秋收后。唯一让他有点不能接受的就是,小菲这俩月又多了一样嗜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