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来客 (第1/2页)
雾气在水面上弥漫,终年不散,攀上层层洛水,浩浩汤汤,沿江眺望,看不到尽头。若长久置于其中,定不知身处何方。 一座用青石条作墩,上面全部用木头搭的桥,安静的躺在岸边。宽约两米,长约十多米,从岸上延伸到浅水区。桥旁立着一块石头,拨开环绕在周围的杂草,正写有红字青底的四个大字‘赤水码头’! 下有一行小字 ‘往来客渡,不舍昼夜。久居洛江,不知朝夕’! 由于年代久远,个别字已布满苔藓,十分简陋。但由那行字可想象,当年码头的繁华程度。 看来这座桥应是颓废在此很久了,河水一波接着一波拍打在支撑的青石条上,长年累月下,还算坚固。 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有座茶肆,搭的十分简单,一面遮雨布,旁边一柴灶,上面放着烧水用的铫子,烧火的痕迹清晰可见,大抵不久之前依然在使用。 ———————————————— “嗒嗒···嗒···嗒嗒嗒” “噫吁嚱!心无边兮豪气壮,玉珏沉婉奈若何。脉脉双影结琴剑,悠悠孤心已经年。鸳栖蝶梦断剑卧,醉生梦死红豆仙。” ······ 空荡荡的洛江边,浅浅吟唱配合有节奏敲击木头的声音,从茶肆内飘出,那落寞的声音,显得十分凄凉。 只见茶肆内,一人斜靠在支撑茶肆的木头上。左手拿着酒葫芦,不顾滴撒的酒,饮的正欢。 这人胡子拉碴,头发虽简单束起,但依然显得凌乱,面微带醉意,用蓬头垢面形容也不为过。身着本是青色的布衣布鞋,已显青灰,个别地方直接就是黑色,黑色腰间系带更可以说是为了容易携带酒葫芦而带。 滴撒的酒零零散散的将衣服浸湿,延伸到另一边,空荡荡悬在空中的袖子。是的,那是一只不曾被穿过的袖子,连颜色都要比其他部分鲜艳一些。 那人注意到了那只空荡,不听话正摇摆的袖子,拿着酒葫芦一反手,直接将袖子掖在腰间。因为动作有点大,结果又将一些酒洒了上去。 “婉兮婉兮,阑珊灯火息,无休无尽,最是思人心。惋惜···只余惋惜,此生无求浮沉萍···化作春泥来世续!” 断断续续的,那人轻轻哼出最后一句,又猛地喝了一口那酒,火辣辣的。 ———————————————— 那人眼神放空,一边喝着酒一边眺着望江面,直至远方,应是在等待着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黑点从弥漫的白雾中渐渐显露。像是一展宣纸,正中有一点墨汁,慢慢的化开。原是一叶扁舟,正缓缓朝这码头驶来。 渐渐靠近,那船尾杵着根不高的木杆,上挂着印有‘孙’字的灯笼,一戴斗笠披蓑衣的老翁站在旁边,正摇曳船桨。 老翁抬一抬斗笠,望向码头,拉长声音,对着船蓬方向喊道:“大侠,赤水码头啊,就要到喽,准备下船嘞!” 安静的洛江被这声音打破,顺着水面化开,悠扬绵长,传向四周。 缓缓靠向码头,老翁将船绳绑在木桩,将灯笼取下,走到船篷前。 蓬帘拉开,一人从中而出,头戴黑纱蒙面斗笠,一身白色锦衣,上绣有青色的复杂花纹,手持宝剑,剑鞘正中的青光宝石格外显眼,身披黑色裘衣斗篷,信步而出,跟在老翁身后上了码头。 从怀中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老翁。 “多谢老人家,这是一百两渡江钱,您收好了。” 这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温文尔雅。灯笼微光,套在拇指的美玉扳指格外注目。 老翁满意的收下,正欲起步返回船内,又想起什么,转过头来,说道:“其他的我已替你打理好,你只需和镇长叶老说明来此缘由即可。半个后,临近平安大典,我会再来,到时你跟随着那群人便可回到东石镇。” 沉思一下,又咂了咂嘴。 “今渡你过江,因你来此寻故人,且你我曾有几面之缘。我老孙头知道大侠你的为人,但还是要多说一句。” 老翁顿了顿,语气十分郑重:“在这平安镇里,需好自为之,切莫惹是生非!” 灯笼随着最后的语气略微颤抖,久经沧桑声音让人不自觉心生敬畏,说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