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诗会 (第2/2页)
丁睿打了个招呼。 “克礼兄!”丁睿见他们身边的人少了,这才笑着过来见过。闲聊间,亦同甄克善、甄克守见过了。瞧见甄克善牵着手的甄钰,丁睿倒是怔了一怔,笑道:“这位小兄弟,瞧着倒是面生——” 甄克礼兄弟三人相视笑了笑。甄克善便瞧了甄钰一眼向丁睿介绍道:“这位是我堂弟,克珍,这是丁睿丁公子。” “原来又是一位甄家公子!幸会!”丁睿打量了甄钰两眼。含笑向她点了点头。 望着这张近在咫尺的笑脸,甄钰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恍若隔世,一时之间,她有点儿分不清,到底从前是梦,还是如今是梦。 “丁公子好!”甄钰标标准准的向他拱了拱手问好。气定神闲,再也自然不过,就好像,他们本来就是第240章也不肯当做敲门砖求人指教,这般的骨气,已是不俗。而他亦没有为了避免“巴结讨好”的嫌疑来了上京也不主动找甄克礼,可见其心底一片坦荡,并不畏人言。 朋友要结交,关系坚决不攀、不借,能拿捏的恰到好处,也足以令人佩服几分了。 “二哥哥,四弟,快些过来!”码头上,甄克守和甄克礼向这边望着,甄克守招招手向他们叫道。 “咱们且过去吧!”甄克善笑了笑,应了甄克守一声,拉着甄钰过去,一同上了画舫。 丁睿突然察觉甄克善兄弟三个似乎对这位四弟格外照顾小心翼翼,轻易不让人靠近他身边不由暗暗纳罕,细细瞧了甄钰两眼,但见眉目如画,唇若红菱,心不由暗跳了跳。 一时人既到齐,众人各自寻了位置坐下,便有雇佣的青衣仆人斟上茶来。 品着热茶,欣赏着湖光山色的美景,众人的心情情不自禁都开朗了几分,在座有两位川南来的顾姓、毛姓才子,性情甚是活跃,说话又是妙语连珠,将气氛带动得格外轻松活络,一时之间欢声笑语不断。 甄钰静静的坐在甄克善和甄克守的中间,手中剥着花生有一颗没一颗的尝着,不时瞧瞧外头的湖光水色,不时听他们聊上几句,话题无非是谁又做了一篇好文章如何的可圈可点、谁前两些日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了翰林院的李翰林结果受到了好评诸如此类,再不然便是猜测今年的题目将会如何如何,甄钰听得有些发腻,便瞧着外头怔怔出神。忽然察觉到仿佛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下意识回首抬眼望去,恰直直对上丁睿的目光,丁睿一愣,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慌忙扭开了头去,垂首喝茶。 嘴里的茶水吞咽下去,带起心底一片苦涩。不知为何,刚才一抬眼看到他的神情,丁睿顿时有一刹那的恍惚,那样的神情,分明就是—— 怎么可能呢!丁睿失笑,微微的摇了摇头,定是自己疯魔了! “阳春三日,如此聚会,如此美景,怎么可以没有诗词助兴呢!”那爱热闹的顾公子清朗的声音高高响起,立刻获得了一大片的赞同。 春闱考场,那是真正的上万人挤独木桥,不到发榜的那一日,除了极个别信心极度膨胀、盲目自信之人,没有谁敢保证最后的结果是喜是悲。 不是大家不够优秀,而是优秀的人实在太多。 如果不能得中,那么凭借诗词在众人中间出出名,也是一件不错的事,也不枉来上京一趟!倘若这诗词传到了某位贵人手里,得到了贵人的赏识,那就更妙了! 一听要作诗,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许多人跃跃欲试,一副准备厮杀的神情。 “今日对此湖光山色之美景,不如今日诗作就以此为主题,又现成又自然,不知各位以为如何?”说话的是一位面皮白净、薄唇长目,身着湖绿色直裾、头戴纶巾的青年士子。甄克守小声说,这是江南的杜士子。 “如此甚好!杜兄这主意不错!”众士子都笑着称是。古来山水诗虽多,但也是最容易做的, 恰好,另一头船上聚着的士子们听见这边嚷嚷着要做诗便也派了两人过来瞧瞧,笑着问是何题目,那边也要一起做。听了这个主意,也笑着说不错,寒暄几句,便依旧过去了。 这边众人又商量着:若是人人都做,一来人数众多时间不够,二来有的人并不喜欢此道倒不好勉强的;于是将七张裁成四方的小纸条做上标记,折叠起来,与其他无标记的纸条混在一起,一人从中拈取一张,拿到有标记的是必要做的,若实在不想做可与旁人交换,余者想做便做一二首,不想便罢了!而那拈到有记号纸张的七人所做诗作,众人是要一一点评的,余者有佳句自然亦要品鉴一二。 众人都笑着称是,于是当即便收拾了桌案,命青衣仆人捧出文房四宝来,有的做标记,有的裁纸,有的折叠的忙乎起来。依着人数将纸条准备好之后,装入一个藏青色的阔口瓷罐中,一人捧着自众人面前经过,每人从中拈取一张,相互笑着验看。 甄府四位公子中,独甄克善拈到了一张带有标记的,一时间甄克善不由大急,眉头不易察觉的蹙了起来。 别人拈到了这纸条可以同旁边人交换一张空白的,他却是不好这么做的。昔年探花郎、堂堂户部尚书的嫡长子、去年才中的举人,竟然不会作诗,传了出去,他的面子和甄老爷的面子甚至甄府的面子都要大大受损不可! 甄克善不由得暗暗叫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