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7 相见恨晚 (第2/2页)
素妍拒绝不是,接受也不是,她就是一个红尘俗女,又得顾忌人言。木秀于林,公子不应独守晋阳。小女就此告辞!她款款施礼,仿佛她不是郡主,他亦不是什么才子,只是一个很偶然的相遇。 改日,在下可否前往江宅拜访先生? 素妍心下纠结,答道:但随缘份。 见不是,不见也不是。 唐观竟是这样的聪颖,朦胧的月夜下,她瞧不清他的容貌,却知他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此人的才华,远在曹玉臻之上,对她更是有礼有节,仅凭唐观的敬重,就值得她与他畅谈。 明日,在下向先生递送拜帖,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唐观的声音飘散在风里,敦厚虔诚,让人不忍回拒。 素妍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有空气里还余留她来过的淡淡香气。 唐观失神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得到世间的美人何其容易,得遇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当真难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化成nongnong的期盼。 这一夜,唐观失眠了。想着如何递呈一份能打动她的拜帖,让她放下男女大防,可以与她切磋、畅谈书画。 他忘不了昔日在孔家看到那幅时的情形,绘春雨、绘秋图的人不少,却从来少有人绘出夜景。那样的画作。给人一种宁静超然之感。就如她这个人,只看一眼,就会让人的心觉得温暖平静。她和她的画是一样的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世间,怎会有这样的女子? 琴棋书画略通一二,她这一二的书画,已经足够让他意外的了。 原来她最擅的是医术和布阵,恐怕她的武功也是不俗的。 她似乎抢占了天下女子所有的风华,汇聚一身,如天上的明月皎皎,令你无法忽视。 即便她站在人群里。也是最抢眼的一人;就算她落入大海,也是最耀眼的水滴。 明天,他一定要见见素妍。 唐观想着,终于睡熟了。 翌日,素妍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上房堂屋里,新人已经敬献了新人茶。那边亦是谈笑风生、笑声朗朗。 梳洗完毕,素妍用了晨食,在屋里继续练字。 江传良与张昌兴一脸为难地站在堂屋门口张望,通往西屋的门敞开着,布帘里隐隐映出素妍的身影。她静立案前,手里握着笔,正全神贯注地练字。 白芷见他们几番张望,笑问:四爷有事? 江传良笑了一声,这是唐观唐公子给姑姑的拜帖,着实推辞不过,还请夏女官与我姑姑好好说。我们真有推辞过,可唐六央求好一阵,又有传家帮着说情,只得接下。 唐观以往都是推走别的拜帖,哪里这般给人下过帖子。 白芷正在犹豫,江传良将拜帖塞到她手里,风一样地开溜离开。四爷!四爷!任白芷如何唤,传良只是不理,奔出院门,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总算送到了。 素妍从来不接任何人的拜帖,不愿被人扰了她的清静。 长达数年的庵堂生活,改变了她的习惯,即便骨子里还有一份喜欢热闹的性子,却已经消磨得差不多。 白芷捧了拜帖进屋,一脸难色。 素妍不忍责怪白芷,给我瞧瞧!伸手接过拜帖,上面是漂亮的梅花小篆,能写得如此秀美、流畅又熟络的人少之又少。素妍捧在手里,顿感爱不释手,这可是唐观的墨宝,晋阳城里多少达官贵人欲求墨宝而不得。 上房那边,传来一阵嘈杂声。 白芷道:我去瞧瞧。没过多久,回话道,老太太请了江氏族里待字闺中的小姐们来,这会子都站在上房堂屋里。 因为素妍给传珍等三人置了两身新裳、送了一支金钗,虽是小事,却在族里惹出了风波,首先是传珠不服气,四下说传珍三人的坏话,还说素妍给了她们三人好东西。为了不伤了族人的心,说他们厚此薄彼,虞氏只好又备了布料、钗子,要给剩下的小姐们一人一份礼。 这会子,上庄、下庄的江氏小姐们都得了消息,正汇聚在堂屋里等待着领取礼物。 书海妻与下庄的传珠娘正在给众人一一介绍小姐们的名讳及各家情况。这么一瞧,大的十六、七岁,小的尚在襁褓被母亲抱在怀里,连着传珠在内,就有四十三人。 每人都得了同等尺寸大小的一块绸缎,足够十六七岁的少女做一身新衣裳,颜色都是挑了鲜亮的,适合少女们穿的,统一都是上好的杭绸,虽不如宫里的贡绸,对乡下庄户人家来说,这简直就是珍贵的衣料。 大伯母,这是宝叔父家的孙女儿,叫传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