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9 分歧 (第2/2页)
,不为小户人家的妾,给皇子、皇孙、二、三品大员当个小妾还是不错的。 江舜信愣了片刻,你该不会是想给你孙女说情吧。 江舜义道:已经罚她到家庵剃发做姑子,这主意还是我拿的。 他若再求情,岂不是打了自个儿的脸面。 江舜宏摇头晃脑,我赞同舜义的话。 江舜信想到之前江舜诚已经在上房院子里说了江氏女儿不为妾这条,偏这两个就要反对,他自然是站在亲哥哥这边,我赞成江氏女儿不为妾。 在江舜宏、江舜义看来,女儿就是要该为家族做出一些牺牲,只要那个人权势够大,为妾就为妾,这也没什么不可以。 舜字辈里四个人,两个反对,两个支持。 江舜诚又问了书字辈的几人,下庄的几个几乎尽数支持江舜义,上庄里亦有不少人支持江舜义的意见。 江家儿郎不纳妾,在他们看来已经够苛刻了,可这是先祖订下的,但现在他们还要订新的规矩,能说上话,自然得为自己求得最大的利益。 族里,本有一个女儿就嫁给晋阳候为妾侍的,对他们那一支的帮助也不少,要是支持江舜诚,岂不是要与她断绝关系。 江舜诚吐了口气,既然大家反对,这一条不入族规、祖训。但我们这房人,还得遵行。二弟,我看就入家规。 江舜信附和道:哥哥说得是,我听你的。 众人在江氏祠堂商量至夜里二更二刻,才算是把一本给解读完了,在大家认为不妥的地方,江传良拿笔记下。 当天夜里,江舜诚领着江传良修改,重新核校,颇为满意,忙到大半夜,这才歇下。 四月二十日,赵氏三朝回门,江传温陪着新婚妻子回了北洼镇赵家。 江氏祠堂里很是热闹,男人们坐在祠堂的正堂内,女人们则聚在堂门外的院子里,议论纷纷。 江传良大着嗓门重新诵读了,这大部分是江舜诚的心血,还有一些是昨儿与族人商议后的结果。男人们交头接耳,江氏族里尤其是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几乎都是读过书、认得字的,议论纷纷。 被定为族规。 然,在大家要选族长的事上,众人却各有支持的,多是支持与自己交好的人。更有趣的是,江舜信竟然落选了,有人推了他的次子江书海出来。 江舜宏、江舜义双双在列,但大部分的人还是推江舜诚。 江舜诚是文忠候,虽然致仕了,但他的子孙都在朝为官,长子、次子更是一文一武在朝中当着不小的官,在他们看来前途不可限量。 族人们想得很简单,只要江舜诚为族长,就会多多照顾族人,再说人家这次回来,还要带族里的后生去皇城念书,即便不在三位候选族长名单之列,大家还是不管不顾地嚷着要选江舜诚为族长。 江舜诚朗声道:这……早前,我就与大家说了,让大家在西岭乡选族长。 有年轻人大喊:老候爷,我们大家就相信你。我们选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一个大家族,会有不少的族务,选他为族长,他可是在皇城的。 又有传字辈的老者高声道:诚叔公就不要推辞了,大不了,我们大家再选一个副族长,由他暂理族长事务。 有人大喊:我选宏伯父! 我选义叔公,他行事最有魄力。 一时间,祠堂里七嘴八舌。 女人们站在祠堂口小声议论:我看还是选江书海才成,江传家书念得好,与老候爷又最亲近,就算族里有事,有他开口求助也最妥当。 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利益问题。 女人们虽然没有表态权,可也能左右堂上男人的思绪。 今儿,但凡在十五岁的男丁都被召到了祠堂。 近中午时分,江舜诚因推辞不过,担任西岭江氏的族长一职,江书海被选为副族长,在江舜诚不在晋阳的时候,代为处理族长事务。 江舜宏、江舜义居然看着族长之位落到江舜信的次子书海头上,这个结果是许多人都没想到的。倒是江舜诚仿佛一早就预料到了。 谁都清楚,名义上是江舜诚,可实则江书海才是族长。 将要散去前,江舜诚道:书海,回头你寻两个字写得好的后生,把写到祠堂的东墙上,以示后人。再挑几个后生细细的抄写几遍,留几本在族里,以后但凡江氏儿郎满了八岁,就要熟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