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0 助族人 (第2/2页)
如此。好歹还有文忠候、平西候,更有一个即将嫁给左肩王世子的郡主,我们哪敢与你们比。 江舜信伸出指头,支吾着说了句你……正想辩驳几句,但想想,他到底是江舜诚的亲弟弟,自然是帮着自家兄弟,江舜诚的儿女出息,他这个做二叔的也跟着脸上有光。 江舜宏道:纵观豪门望族,哪家府里没出个宫中娘娘。像我们江家,不说出几位,出上这么一两个还是可以的。 江舜信有些动摇,他有几个孙女,要是培养出一个娘娘来,那也是皇亲国戚。虽有兄长一房出息,到底不是自己这房,要是孙女们真做了娘娘,他亦能得个公候伯爵的名头来。 江舜义冷声道:你我都这一大把年纪,争这荣华体面还不是为了后世子孙。 江舜信觉得有些道理。要是出一个娘娘,若是传家入仕,也能多个帮衬的人,大哥有急事出去。这事儿得与大嫂商量方好。大嫂那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江舜宏道:这事儿就让几位太太去说,妯娌之间,比我们好说话。 江舜义见大家动了这心思,这会子自己又没做成族长的位置,恭谨地打千儿,信兄弟,还得劳你与书海说说,把我家传珠从庵堂里放出来。 之前还装好人,这会儿听说吴王被立为储君。就要放人了。 江舜义还真是变脸比翻书更快。 江舜信道:人是你关到庵堂的。可不是我家书海。你要放人。自己去放。大嫂早前就说了,传珠那性子不改,只怕入了宫也是个惹祸的。 江舜义对传珠的相貌颇有信心。只是这丫头因为有几分姿色,打小就被惯坏了,道:我会让内子好好教训她的,让她吃吃苦头,知晓收敛。 想到荣华富贵,江舜信决定,他这一房也不立什么江家女儿不为妾的规矩,女子是做什么的?就是为家族牺牲的,父母养她一场,就该为父兄牺牲。 族里念书好的后生有了新的奔头。舜字辈的三人又与书海私下商量了一番,要从江家族里挑几个相貌好的女子好好培养,也备他日送给皇城权贵,亦或入宫待选。 书海听了舜信的话,亦有些心动,可又想到江舜诚说的话,左右为难,他只得传珍这一个,也早与人订了亲的。 书山倒有两个女儿,一个是传玲,还有个更小的,唤作传琴,今年才十岁。 书海一人难敌三嘴,只得勉为其难的同意,留了书字辈、传字辈有适龄女儿的男丁下来议事。 一群男人商量着如何走上荣华路,这回不是通过仕途,而是把获得荣华路的法子寄托在女儿身上。 这边才刚议事,舜字辈、书字辈的几位妇人又到了上院堂屋里陪虞氏说话。 说来说去,就说到吴王被立为储君的事,族里想挑几个相貌好的小姐要送到皇城。 素妍在西屋里练字,听了几句,握着笔的手,再也无法安宁。 回到江家庄,先是族人们要为读书的后生谋出路,看似要找江舜诚讨主意,其实也就是要江舜诚搭手帮忙。十三个人去皇城,光每月就得花费不少,要是他们再带上一名书僮、小厮,就花得更多了,一旦江舜诚搭手帮忙,就得由江舜诚来管一日三餐和花销。 如今族人又想通过裙带关系换取荣华。 虞氏听明白了大家的话,惊道:之前不是说江氏女儿不为妾么? 舜义妻笑道:那是你们这房的家训,可不是我们的,我们只遵男儿不纳妾,可没说女儿不为妾。 虞氏扭脸望向江舜信妻子李氏,弟妹也是这么看的? 李氏道:咏亭也有此意,传珍便罢了,她是一早与唐家订了亲的。书山家里还有两个女儿呢,传玲这孩子大嫂见过,是个泼辣、水灵的,要是好好调养三年,定是个好的。 素妍听到耳里,没想全族人都疯了,个个都上赶着要把女儿送人为妾。 虞氏惊骇不下,不由冷声道:无论怎样,我的女儿、孙女、重孙女……是万万不会给人为妾的。哼—— 这一条,本是素妍想为江氏女儿争取的,却很快就被族人给拒绝。就连江舜信也说毁诺也就毁了,早前信誓旦旦地说要和江舜诚一样,这一听说其他族人要如此,他也要凑热闹。 李氏央求道:大嫂,难得大家都开了口,你在皇城认识的人多,帮我们找一名教引嬷嬷,教她们一些规矩。就算不能入宫,对她们将来嫁入公候世家也是有益的。 ps: 江舜诚其实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素妍在这一点上很像自己的父亲,或者说其实江家儿女骨子里都是有情有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