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5 软肋 (第2/2页)
王妃和安西郡主一样,在她们眼里太监也是男人。 那也比我们值夜的好。 两个人低低地说着话,有一句没一句地在榻上闲扯着。 不知不觉间,二人都睡着了。 迷糊之间,内室里又唱起了吱扭声响的曲子。 只是这回,再也听不见,化成了梦里的美景。 次晨,吴王醒来,着好中衣,外面值夜的雪雁和翠鹂奔了过来。 吴王道:王妃累了,不要惊扰她,让她多睡会儿。 二女低应一声,替吴王着好衣袍。 吴王出了内室,坐在花厅上,下人们鱼贯而入。 朱雀服侍在侧,给吴王添了一次羹汤。 吴王道:皇上令钦天监挑了吉日,四月二十三吴王府上下迁入东宫。回头朱雀与太妃、王妃说一声,让她们提前收拾妥贴。 四个丫头彼此一望,笑容挂在脸上,唯独朱雀总是冷着一张千年不变的脸。 朱雀道:奴婢会转告太妃和王妃的。 吴王搁下碗,这几日府里没发生什么大事吧? 朱雀道:还好。 雪雁反驳道:什么叫还好?几日前,舒妃顶撞王妃,笑话王妃生不出儿子来。舒太妃听了都生气,不让她去请安了。 吴王蹙眉。舒秀仪总是这样的张狂。得宠那些日子,目中无人,总是耀武扬威,如今失宠,又是满腹怨言。不用理她。 朱雀道:王妃拟了请奏内务府、礼部姬妾品阶的折子,太妃、王妃想请殿下过目。 吴王已听杨云屏说了,杨云屏要抬顾小姐、傅宜慧入府,他没应,想等杨云屏怀上身孕后再说。 雪雁取了折子,双手捧给吴王。 吴王看了一遍。将舒秀仪勾掉! 翠鹂道:给舒妃什么品阶? 目无尊卑,暂不理她。 看来。真被舒太妃给说中了,吴王厌恶舒妃。 许妃虽然当年算计吴王,好歹生了长子,现在倒也得体。 告诉太妃,顾、傅二人入府的事往后推延,等搬入东宫后再议。 是。 吴王起身,钟一鸣迎了过来:殿下。入宫早朝的时辰到了。他低应一声,大步跨出了雨露院。 待舒太妃起来,陪嫁丫头将吴王的意思回禀了。 舒太妃听罢:秀仪那个蠢猪,本妃怎么有如此不知事的侄女?在这节骨眼上,竟给正妃难堪,这是哪家的规矩?各家身份越是尊崇,这规矩便就越大,何况吴王将来是为帝的。舒太妃摇头道:罢了,罢了。就依了殿下把秀仪的名字勾去,且先递呈到内务府。再不知事,回头让顾、傅二人入了宫,哪还有她的份。 帝王的女人,最早入门的总要占上几分优势,尤其是帝王潜邸时娶纳的,就算他日登基总会给几分薄面,偏这舒秀仪原本可以位列妃位,如今也被她自己弄得没了。 舒太妃总是偏着娘家人。嬷嬷似帮她说话,她到底是娘娘的侄女。 舒秀仪接二连三的出错,再不给一点惩罚,当真不知天高地厚,只仗着她与舒太妃是亲姑侄,越发猖狂。 是本妃的侄女就能目中无人,杨妃到底是正室,岂能乱了规矩。舒家可不止她一个女儿,自有谦和得体的。若真要扶持舒家,待万事妥了,另从舒家挑一个得体、端方的姑娘入宫,再许给吴王为姬妾。 请奏皇太孙妻妾的折子很快就经内务府转到礼部,上面只得二人,正妃杨氏,育有庶长子的侧妃许氏。 没两日,宫里就下旨、下碟。 杨云屏晋为皇太孙妃,侧妃许氏晋为皇太孙良娣。 * 四月二十八日晨,吴王府忙碌开来。 杨云屏略显疲惫,吉时一到放了鞭炮,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东宫方向移去。今儿是吴王乔迁进入东宫之喜,早早儿地,东宫门前就围聚了不少护卫、宫人,还有六部不用朝会的贺喜官员。吴王被立为储君,但凡能攀上关系的,或不能攀上想方设法攀些交情的都来道贺。来贺的朝臣不少,竟有黑压压一大片,捧着贺礼,笑逐颜开地说出吉祥话。 东宫离养性殿近了,吴王得了空就回来一趟,偶尔也瞧瞧许良娣与孩子,赐了许良娣一对耳环,从内务府给孩子打了长命锁,于他是小举动,却高兴得许良娣好几天都扬着笑脸,仿似得了最高的封赏。 杨云屏越发肯定自己怀上了,生怕伤了胎儿,可又拿不定,吴王床榻之上很狂野,只得劝了他去许良娣那儿过宿。 ps: 鞠躬求粉红票!求推荐票!如果你喜欢该文,敬请用您的方式支持浣浣:粉红票!打赏!更新票!评价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