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月圆_475 知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75 知晓 (第2/2页)

    堂兄弟二人告退出来,一路说话到了青竹苑。

    正豪自认这些日子与江舜诚、江书鹏聊天收益不下,听虞建柏讲了皇城书院的事,眉飞se舞,没想那里竟有那么多出名的人物,汇聚着天下各地的才子,想想大家在一处说话聊天,不禁意气风发。

    晚上,江舜诚在清音坞备了饭菜,虞家的侄儿们共同用食。

    唐观听虞建柏说了皇家书院的事,很是向往。

    虞建柏道:因我是姑父介绍去的,皇家书院的院正、先生对我很是敬重。去了那儿,方知道姑父原是皇城清流一派人人敬重的人物,都说皇家书院是姑父亲手绘制的草图……

    早前江舜诚听素妍说百乐山庄不仅有文人雅士谈论诗词文章之地,还有武将军士习武切磋之处,而皇家书院的藏,正是这百乐山庄一角,后来他将自己的图纸给了江书鹏,又被江书鹏给了先帝与新皇,同样得到了两代帝王的赞赏,经过工部官员的修改后,与皇城书院连成了一片,据说要在皇城书院相望之处建一座武将书院。无论如何,整个皇城书院的先生、学子都知,这皇家书院的藏最初的图纸本是出自江舜诚之手。

    能被晚辈后生们敬重,目光里lu出赞许,又有仰慕之情,江舜诚觉得很是安慰,连连道:身为臣子,当食君之禄,为君解忧。如今我赋闲在家,除了修书,便是做些琐事。

    虞建柏惊道:这可不是琐事,姑父说的琐事,对我们天下读书人来说,这可是大事。侄儿如今对姑父可佩服得紧,听说当年姑父为了帮先帝筹措银子,竟被百姓、朝臣骂成是jin臣贼子而不顾,姑父这等气度,便是朱武先生也大为赞扬。

    现在的皇城百姓、朝中众臣,谁不说江舜诚是个忠臣、贤臣,为了替先帝筹措银子,连jin臣贼子的骂名都背了。如今声名极好,谁都知道他是个为皇帝认真办差,为百姓谋福的好臣子。

    江舜诚脸不红、心不跳,一脸淡然,仿佛虞建柏说的这人与己无关。

    因虞建柏的回府,清音坞里异常热闹。与众人细说了江舜诚几年前的壮举,如何为先帝筹措银子,解决豫地蝗灾,助朝廷度过危机……

    唐观曾想素妍不计名利,难不成这是和江舜诚学来的。为了忠君,连一己名声都抛下了,被人臭骂、羞辱却安之泰然,直至朝廷国库无银,拿出银两共度难关。

    这边正热闹,却见白芷笑盈盈地抱着画出现在hu厅门口。

    江书鹏问:meimei那儿,又有了好画儿?

    白芷欠身行礼,笑道:郡主请大家帮忙点评。

    江书鹏弃了碗筷,跟着白芷进了书画室,点上灯笼,将一幅幅画夹在墙上,细细地鉴品不错,这次的画比以前更显宁静致远,又有几分诗意。

    唐观跟了进来,站在画前,心情平静中又暗潮汹涌江先生的画作不俗,在下自叹不如。

    江书鹏歪着脑袋白芷,你且说说这画有没有玄机?

    白芷并不说出玄妙之处,只道:三老爷以为呢?

    江书鹏细细地瞧着,微眯眼睛到月下瞧。

    白芷道:郡主请老候爷、几位老爷、爷,说出不足处。

    其他几人也进了书画室,江舜诚是看得最用心的,每次素妍有书画出来,他都用心的品评,,烟雨绵绵,大宅深深,一幅缠绵而宁静的画面,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画境之中流出绵绵的情思,淡淡的忧伤,更似深深的思念,任谁一看,都知绘者定是一个多情之人。

    难不成,都是因为宇文琰的缘故?

    唐观指着这幅绘得好,蝴蝶细腻、逼真;荷hu鲜艳夺目,亭亭净植,把荷hu的‘出淤泥而不染’描绘得入木七分。

    山水风景宁静致远,雅俗共赏;hu鸟蝴蝶又细腻多情,se彩艳丽,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

    她不过是十几岁的女子,能有如此功底,当真令人意外。

    虞建柏看着上面印鉴:岭雪居士……

    正豪低声道:这是小姑姑绘的,江家众人都知道,但谁也不曾说出去。虞建章唤虞氏为姑母,虞正豪也随了江家传字辈的表兄弟们,唤素妍为小姑姑。

    世人只知素妍会布阵,懂医术,却少有知晓她的书法、丹青在同龄中是翘楚。就是江家父子都引以为傲。

    江家知晓却严守秘密,这是对素妍的爱护,也是对她的敬重。深闺小姐,足不出户,流出笔墨到底不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