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44 谢吉言 (第2/2页)
好歹等皇城解了行令才好寻曹家的不是。” 崔珊低头啜泣着,她原不是柔软的女子,如今想到经历的种种,早已泣不成声,悲切之中有自责、有愧疚,更多的却是对曹玉臻和胡香灵的恨。 如果不是素妍派人及时找到了她,她在无色庵里不死也会疯掉,哪里还有机会活下去,又如何能报仇呢。 翠嬷嬷道:“左肩王妃做了一场噩梦,梦见你被人害了,一觉醒来便令人打听,竟听说你病殁了……” 崔珊隐约听服侍的婆子说过,只知晓个大概,心下也好奇着。 翠嬷嬷将青嬷嬷告诉她的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通常,没有人会因为一场梦就去做什么,可素妍做了,而且还做得很用心。 崔珊道:“我这条命是素妍救的,如果不是她,我在无色庵就被静石那个老尼姑给折磨死了。她是故意的,天天让我去打水,让我对着井水看自己鬼一样的脸……” 分明就是要这种方式来bī)疯她! 明知她美。偏要面对一张伤痕累累的容貌。 翠嬷嬷知她最是美,忙道:“我瞧着疤痕又轻浅了许多,伤得浅的地方脱了疤。新长的比旁的更粉嫩些,再多养些子。一定瞧不出来,许是玉颜膏的缘故,竟比以前的皮肤更好了呢?” 崔珊喜道:“嬷嬷说的是真的?” 翠嬷嬷又将她夸了几句。 只是这嗓子,怕是彻底毁了。 崔珊如实与翠嬷嬷说了,胡香灵如何给她灌哑药,为了吐出药来,她连自己的屎尿都吃了。 翠嬷嬷目瞪口呆。 狠绝、果断。她依昔瞧见不一样的崔珊。 这一场劫难,崔珊如浴火重生。 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服食自己的粪便解毒。 眸光里,有着过去不曾有的坚定。是仇恨,是冲天的怒火。 腊月天,每清晨雾蒙蒙的。 各家各户大门不出,都在府邸时各自忙碌着。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朝廷还没有解行令。 听说腊月二十五。皇城内又有七人染疫病亡。 这些染病的多是城西、城北的寻常百姓,这两处住的贫苦百姓最多,有做小商小贩营生的,有给人当脚夫的。 因时有人染疫,朝廷暂未下通行令。 也至这一年的年节。各家不能四下走动,只能呆在家里。 虞氏是腊月的生辰,江舜诚在正初十,也因着皇城瘟疫的事,不能cāo)办寿宴,江家自家人聚在一处吃了顿饭,就算是给江舜诚过了寿。 整个冬天,皇城暮气沉沉,仿佛不是北齐都城,只是寻常的一座城池,就连皇城也如冬天的蛙、蛇一般睡着了。 正月十四,朝廷解了行令,许各家欢度上元佳节。 一时间,整个皇城似突然闹了起来,挂灯谜的,摆地摊的,各大商铺也陆续开门做生意,就连街上的人都如同沸腾起来一般,一夜之间就从冷清的城池变成了最繁华的国都。 正月十五一早,镇国公府的六公主亲自送了百两黄金,感谢素妍的玉口金言。 届时,素妍还在偏厅逗耀东玩。 耀东小小的人儿躺在小摇上,一双黑曜石般的眸子不停地转动着,看着小摇上挂的铃铛,还有各色的平安络,嘴里时不时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突地,府门口就传来一阵噼噼叭叭的鞭炮声。 吓得母立马伸手去捂耀东的耳朵,生怕吓着了孩子。 王府上下,今儿仿佛才像过年节,人人打扮得喜气洋洋。 白芷穿了件大红色的褂子,总让素妍不由自己地想到“封红”,进了偏厅,欠道:“王妃,六公主求见,说是又添了大胖小子,要谢王妃的玉口金言呢。” 素妍整了整衣袍,白莺取了件昭君斗篷给她罩上,“不会又备了百两黄金做酬谢吧?” 白芷捂嘴笑着,“奴婢可没问,不过还真瞧见六公主的嬷嬷提着个盒子。” 领了白芷又白燕等人来到静苑花厅。 刚坐下,六公主带着长女杨文馨就到了。 这孩子比上次瞧见时又长高了许多,越发地与六公主有几分神似,清瘦细高的人儿,小心地跟在母亲后。 六公主瞧见素妍,细细地审视几分:“倒比做姑娘那阵珠圆玉润了,瞧着也妩媚了许多。” 素妍请她坐下,“当初,听阿九说了你的烦恼,我就说了句实话而言,你生一个儿子就送份厚礼,要是你生上十个,我可不大赚一笔。” 六公主爽朗大笑起来。 如今,她有了两个儿子,在杨家说话都大声了。 杨秉忠最疼长孙,整地将长孙杨文韬抱在怀里玩耍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