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55 滑胎之兆 (第1/2页)
这头的话还没说话,一个小太监呜呜咽咽地到了外。 朱雀大喝一声:“谁在外面哭?” 小太监连爬带奔进了大,跪在地上越发哭得伤心:“皇上,皇上啊,端妃娘娘哭昏了,都动红了,只怕……只怕……”没说完,就被他的哭声给淹没了,“明镜候夫人吓坏了,太医说……端妃伤心过度,动了胎气,只怕是保不住了……” 新皇再难淡定,子弹跳起来,挥手指着小太监:“你说什么?” 他听明白了,听得真真的。 服侍的宫女、太监一个个都如临大敌,自家服侍的主子风光了,才是他们的荣光,而今连比端妃晚入宫的华妃都生了三皇子,他们可不个个都盼着端妃育下一位皇子么,这后宫女人,有了皇子,才能有一份安稳。 杨云屏一脸焦急,端妃倒比华妃要实在些,杨云屏更喜欢端妃的为人,虽然偶尔张扬,却没有多少坏心眼,“臣妾奏请皇上早些过去瞧瞧端妃。” 刚没了可的长安公主,要是连她肚子里的也保不住,这可不会要了端妃的命么。 素妍道:“我亦过去瞧瞧,看能不能设法帮端妃保住胎儿。” 杨云屏带了朱雀、翠鹂陪着皇帝前往永和宫。 刚走到一半,有新上任的左相雷嘏有要事求见,皇帝只得改道前往养。 永和宫。 气氛肃冷,凄风冷雨一般。 内传来一个妇人的哭啼声:“我的儿呀,大公主没了,你再这样痛苦下去可怎么才好?好歹你得念着肚子的这个。” 听这语调,似端妃娘家的母亲顾夫人。 宫人要禀,杨云屏打了手势,止住宫人。二人近了内珠帘外,只见一座六扇锦屏阻隔其间,两名太医正跪地诊脉。 顾夫人泪眼汪汪。“二位太医,快替妇人想想法子,好歹替端妃保住胎儿。” 新失长安公主,再保不住肚子里的。只怕端妃更会伤心绝。 这几,永和宫的下人都打听清楚了,所有的罪魁祸首是永仁宫的许谨妃,要不是她在二月时带在大皇子回娘家给他父亲贺寿,大皇子就不会染了宫外的天花瘟疫回宫。大皇子得了天花,许谨妃生怕传扬出去,按照宫里的规矩,就要将大皇子送出宫外养病,可许谨妃心疼大皇子,硬是瞒了太后、皇后。悄悄儿地将大皇子留在永仁宫,将病气留在了宫里。 如果不是大皇子把病过给了不足周岁的长安公主,可、深得皇帝之心的公主就不会夭折。 端妃也是将长安公主捧在心坎上疼着,一个乖巧喜人,长得如同瓷娃娃般的女儿。说没就没了,让她痛不生,自打长安公主没了,她总觉得这永和宫里少了些什么。 端妃已怀孕三月余,通常这个时候,最是容易滑胎流产的。 二位太医里较年长的一人,深深一磕。道:“顾夫人,非是小人不帮,着实是端妃娘娘因伤心过度,大动胎气,已呈滑脉之状。” 言下之意保不住了。 顾夫人一阵钻心的疼痛,她也是母亲。连失两个孩子,如何让端妃受得,央求道:“妇人求求二位太医,无论如何,好歹替她保住了……” 有宫女见杨云屏到了。行礼拜见。 杨云屏看着牙上一脸苍白如纸的端妃,问素妍:“左肩王妃可有良方儿?” 素妍起,走到牙前,顾夫人会意,起行礼让座,她握住端妃的手腕,轻声道:“确是滑脉之状,就算保住了,也得卧静养。”她停了一下,道:“太医院妇产千金科的梁太医,得过瑶芳道长授艺,立马把他唤来,施以艾灸保胎法,许还有用,再配上保胎药方。” 一边的小太监垂头禀道:“奴才去太医院时,听说梁太医昨儿坐班,今儿五更,宫门刚开,就被乐成伯请去了,说是乐成伯的嫡次孙染了病,这一时半会儿,许是回不来了。” 乐成伯,不正是许谨妃的娘家父亲么。 想到这人,顾夫人咬着牙道:“乐成伯好大的面子,他家的嫡孙竟比龙脉还要珍贵不成。” 整个太医院,除了这梁太医跟瑶芳学医的时间最长,其他人都难及五六。自打瑶芳离开皇城,梁太医就成为皇宫内外,各家公候府邸最受欢迎的妇产千金科的圣手、良医,就是许多孩子生了病,也点名请他出诊。 其间一名太医生怕惹祸,这端妃的娘家可是明镜候,万一保不住皇脉,他们两个也吃不了。抱拳道:“左肩王妃精通医术,还请王妃施以艾灸保胎。” 素妍眼帘一垂,“现下也只我来施艾灸法了。要是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