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心头好 (第1/2页)
“先生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那沈廷‘玉’怎么了?他的簪子怎么了?”宁昭昭追着宋顾谨道。。:。 宋顾谨想回答来着。 宁昭昭又道:“先生今天怎么跑出来闲溜达了?” 宋顾谨:“……”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神‘色’倒是不复刚才的怒气凛然,反而对眼前这个‘棒’槌有些无奈。 他道:“殿下,您听我的话,那个铺子,以后绝不能再去。” “我不去了的。”宁昭昭仰起小脸,先承诺了一声。 “沈廷‘玉’,以后见了绕开走。” 宁昭昭点了点头,道:“一定绕开走。” 宋顾谨倒被她这个听话的样子‘弄’得愣了愣。 宁昭昭又问,道:“为什么?我原是不认识他的,他能一下认出我我也正觉得奇怪。那家小店,我呆着却是十分舒服,格调什么的,我都很喜欢。还有那黑檀木簪子,我也喜欢。” 她原就喜欢这些朴实无华的东西,譬如羊脂‘玉’。如今看到黑檀木又觉得十分对眼。 可是宋顾谨却说别再去了。她总得要个理由的。 宋顾谨无奈地道:“我手头还没有证据,只是怀疑,所以不好‘乱’说。但是这位沈大人,风评不好却是实打实的。你离他远些总没错的。” 首先从边关归来,拿着端王的举荐信,却立刻投靠了老皇帝。 除非完全没有政治敏锐度,那就是个白痴,不然不可能感觉不出来皇上和端王之间的微妙暗‘潮’汹涌。 做太医的时候,就是众家年轻的小贵‘妇’贵‘女’们围绕的对象。虽说还没有什么特别龌蹉的名声传出来,但是他倒是个来者不拒的‘性’子。 一句话,就是奢靡贵族的那一套,踩着界玩。 如今退下来了,开了家小店,看着特别,其实这年头,特别和格调值几文钱? 他等于还是靠那群时常来光顾的‘女’眷养着的。 每天雕雕簪子喝喝茶,客人络绎不绝,他在铺子里坐着足不出户,能听到的事情都不少。 从他和齐流云的事情之后,宋顾谨就盯上了他。 虽然京城里和贵‘女’贵‘妇’勾搭踩界的小白脸不计其数,但是宋顾谨还是敏锐地把目光对准了这个人。 黑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齐京上下进行了极其严密的监控,宋顾谨随时可以得到很多别人不知道的消息。 “原来是风评不好,你却不让我拿他的簪子。”‘棒’槌嘟囔道。 宋顾谨无奈地道:“你是真喜欢?” “嗯,真喜欢。难得见到心头好。原打算送缀儿姐一个,自己再留一个。” 宋顾谨道:“赔你一对儿就是了。” “那可未必有这么中意的了。” 宋顾谨失笑。 他很快就带着宁昭昭七拐八拐的,找到一条小巷子。 “若是论木簪子,这户才是鼻祖。只是材料一般些,不如沈廷‘玉’的尊贵,手艺却是百年传承。你可以定做。” 那是个老人,看不出年纪,见人的时候不卑不亢。 他似乎跟宋顾谨是熟识的。 不多时,一个老‘妇’就捧了个‘精’致的盒子出来给宁昭昭挑。 然后果然‘棒’槌眨眼的功夫就闪了眼。 那些都是上了油保养得宜的各种木簪,有黄桃木,楠木,檀木,红木等等。木簪子的样式一向不能复杂,最讲究簪体的光滑和簪身的造型,弧度等等。大拙大雅,愈是这样的,愈是对手艺人的要求高。 原见着沈廷‘玉’的已是上品,如今见了这位老先生的,虽然如宋顾谨所说,“材料一般些”,可看在宁昭昭眼里件件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一对比沈廷‘玉’那些东西就成了附庸风雅故作清高的渣。 宁昭昭捧着匣子看了半晌,然后抬头看着宋顾谨,眸中‘露’出渴望。 “都要?” 宁昭昭点了点头,小声道:“都喜欢。” 宋顾谨无奈地笑了,对那老人家道:“孙伯,您瞧……” 孙伯并不知道宁昭昭的身份,却认得她眸中的欢喜。有人欣赏自己的手艺,对手艺人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 他道:“小芽子喜欢,便都拿了去吧。” 宁昭昭顿时两眼放光。 宋顾谨和孙伯商量价钱。从他们的对话中,宁昭昭听出原来宋顾谨是这家人的恩人。当初他还在大理寺就职的时候,平了一起孙家的冤狱。 因此孙伯是无论如何不想收他这钱的。但架不住宋顾谨和宁昭昭一定要给。 最后给了几百两银子,抱回来一匣子足有二三十支木头簪子,‘棒’槌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她在大街上就打开匣子挑挑拣拣,想着哪个送给齐缀。 觉得哪个都是心头好,不想送。又觉得这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