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县官现管 (第1/2页)
滂沱的大雨噼噼啪啪地落在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子上,清河县令李凤翔寝食难安,他不记得多久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了。原本县内居民安分守己,各种赋税也被他分派得铁铁实实,逢到三年大考,再搭上京官的关系,升官发财是大有希望的,可是这次洪水,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冲走了,李知县觉得是老天爷在玩他。 李凤翔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后悔当初的寒窗苦读与金榜题名,他的七品蓝袍因为刚才的一次巡视,全被浸湿,他走出屋子,一个班头给他打着伞,自从清河被淹没了小半个县,他当机立断暂停县衙事务,皂班、快班、壮班、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并巡检司都派出了大半,单留下县丞,他们来此接受河道总督的调遣。 而后淮安知府汪恒也过来了,再之后钦差雍亲王也来了,李凤翔负手望着山下的低洼处,再看着脚下便是那抬高起来的河床,从新建的闸口中喷薄出来的夹杂着大量泥沙的黄水,汹涌着,咆哮着。真是可恨哪,这泥沙堆得如此之高,冲决之时不知遭殃了多少人,连累得他不仅忧心前程,这样下去,性命都怕有问题。 李凤翔从县志中看到过,从清河到骆马湖的这段运河,是康靖二三十年间开凿成功的,虽然来往便利了,却也带来了这种祸患,他像是万念俱灰一般的自言自语:“本县负责的花柳土木有问题吗?第一还是务必伺候好四爷、十三爷,还有那个跟在身边的俞运判。” 班头道:“花柳土木都赶制好久了,并无问题,只是接下来怕有更多的事,那位俞运判,连续提出了好几个策论,钦差都一一采纳了,如今风头可劲得很。” “唉……”李凤翔听了愈发后悔,早知如此,他便应该提前勘察现状,几个条陈递上去,指不定也成四爷的红人了,他落寞地站在屋外土坡上,傍晚的斜阳一点光线也舍不得照下来,全被乌云遮挡,那一阵江风袭过来,本就浸湿了的袍服贴在身上更有一种刺心的冷意。 “汪府台来了!”班头提醒一声,李凤翔登时拍拍手袖,转身严肃地行了礼,卑躬屈膝地立在一侧,变了笑脸曲意逢迎着眼前这位年过不惑、下颌留着山羊胡子、黑黝黝的皮肤油光可鉴的汪知府:“不知府台大人有何吩咐?可是河工的编制还不够?四爷取了俞大人的意思,说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征徭役的征徭役,发银子的发银子,怎么个变通法,下官也摸不着头脑啊!” 汪恒对他媚态的些许厌恶在剑眉皱起之中表现出来,又在放缓之下消逝,汪府台的袖子早已卷得高高的,相对于李凤翔的补子因为湿润而贴着胸口,他的全身上下,则是很难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倒也不是汪恒亲力亲为,从而沽名钓誉,而是本府的县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自以为该全力配合河道衙门,并坐镇指挥自己的职司之事,他的随行人员对他颇为佩服,这点从他们眼中的热忱便可看出端倪。 “李知县不懂的该请示上差,不然反而显得自己无能。本府来找你,倒不为河工编制的事,而是俞大人与钦差大人商议好了,一是截流分洪,二是束水冲沙,这两条传下来很久了,延误不得。”汪恒压制了他心中对李凤翔的不喜,以他的理念看来,李凤翔应该顾念着生民,而不是一味邀宠保住头上那顶乌纱帽,但为了当务之急的公事,汪府台还是耐心地解说着。 两人边走边谈,李凤翔始终在侧,不敢冒然上前一步。此地是清河仲家庄,当日决堤之时,因为仲家庄地形很好,兴许是风水很好,决堤的洪水猛兽没有途经此地。二人向庄里最大的那间作为钦差行辕的院子走去,以洛敏为首的禁军放了他们进去,过了天井,进堂屋,便见只有嬴正与河道总督在灯下相谈,不时指着地图,又不时沉默一下。 二人拜过,嬴正殷切地赐座,李凤翔不敢坐。汪恒挺胸直背,以身染泥土为由也不坐,他躬身回禀道:“清河县内,但凡幸存村镇的里长、甲长、乡绅、耆老,下官全部招来充任河工领事,花柳、埽等填河之物也备好。在两位王爷、总督大人、俞运判的齐心协力之下,分洪已完成大半,但河工、防洪的编制之事,河道衙门恐也不能擅自行事,还请王爷以律法为重。好比镇江有兵营,但调兵也需要兵部的印信。” 屋内众人无不呆滞了半晌,嬴正不仅是天潢贵胄的雍亲王,而且如今贵为钦差,代天巡狩,汪恒所言即便有合理之处,但也大胆了些。刚愎自用的嬴正心里不舒服是真的,但他以忍耐功夫见长,想到汪恒已几天不得休息,嬴正阴下来的眼神泛出一抹幽光:“此事本王会处理好,汪府台说得对,治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有条陈本王都会上达天听,等圣意裁决了,再行编制。” “钦差大人英明,下官听闻俞运判与工部司官日夜兼程,勘测两岸,正在撰写《治河八疏》,下官愚昧,也想亲睹此书,学些治世方法。”汪恒为嬴正能采纳他的意见而欣慰。 “俞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