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烧毁 (第1/2页)
梨苑临西,竹影葱葱,芳草青郁,远离了白日的喧闹,是方静地。 三姑娘陆思瑜同母亲孙氏分别后,便回了院落。 刚进门,侍婢芙冬就迎了过去,神色慌张,不顾主仆规矩就在人前凑去耳语了番。 陆思瑜闻言,惊诧万分,美目瞪大,“有没有旁人知晓?” 后者摇首。 陆思瑜便快步进了自己内室,绕过珠帘走向床前,果见粉色绞丝珠帘的帐幔内的床褥上,静静的安置了只珐琅镶金匣。 她缓步走进,将匣子拿在手中,只觉得这小小的盒子似有千斤重,让她抬不起手。 匣子无锁,轻轻用力便能窥见里面的明黄绣凤缎布。 陆思瑜心中紧张,转身同随行归来的丝竹吩咐道:“你去外边守着,谁来都不准进。” 丝竹狐疑,瞥了眼那只珐琅匣子,颔首应是。 等人到了外边,陆思瑜方取出里面懿旨。 芙冬识字少,只猜着是宫中旨意专用的缎布,并不知其上的内容。 她却能辨出,此乃周太后所用。 既是太后懿旨,怎的会莫名其妙出现在自己床上? 徐徐卷开,待看到其上“陆氏三女贤良淑德、娴雅端庄、誉重椒阁……今特赐婚与贤王,择日完婚”等字样,后背一震,手中脱力,懿旨便落到了踏板上。 “姑娘、姑娘,怎么了?” 芙冬见主子失态,连忙上前,关切着欲弯身去捡。 谁知陆思瑜转瞬便反应过来,着急的伸手先拾起再次握于手中,心中说不清是何滋味。 芙冬从未见对方有过如此神态,有些被吓到,圆眼睁得大大,又低声试探的唤了声“姑娘”,满是担忧。 好半晌,陆思瑜才回过神来,抓住婢子的胳膊心跳的急快,“芙、芙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奴婢不知。”后者规规矩矩的答案。 问者即道:“是太后娘娘的懿旨,赐婚懿旨。” “赐婚?” 身为侯府千金身边的大丫鬟,闻言细想了下自然就发觉蹊跷,忍不住询问:“姑娘,太后赐婚的旨意,怎么会出现在咱们院子里? 奴婢不过就拾掇了下小书房,离开没多久,回来就发现您床上莫名其妙多了个匣子。 本是想出院子去寻您,可听说观荷榭那出了事,府中动乱,又恐这东西生出事端,便不敢移步。” “我也不明白,咱们侯府里怎么会出现太后娘娘的懿旨。” 陆思瑜喃喃低语,添道:“还是道赐婚的旨意。” 她坐在床沿,整个人有些浑浑噩噩。 芙冬见她这般,料着主子是想与她说话,便也壮了胆子开问:“姑娘,是谁的赐婚懿旨?” “是我的。” 陆思瑜没有隐瞒近侍,“是我与九贤王的。” “啊?” 芙冬惊呼,继而变讶然为欢喜,“那姑娘您岂不是要做九王妃了?恭喜姑娘。” “何来之喜?” 陆思瑜虽爱慕虚荣,却也没丧失理智,正色道:“我足不出户的,从来没见过九贤王,好端端的太后娘娘怎的会下这样的旨意? 芙冬,这绝不会是真的。再说,若真要赐婚,当有宫人来宣旨,怎会这般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我屋里?” “那是有人造假,故意来骗咱们?” 芙冬百思不解,“可那人目的又是为何?” “这上面有太后凤印,怕是造假不来。” 陆思瑜翻看着,琢磨再道:“可太后不识得我,九王亦不知我。不过,他们知晓二姐。” “二姑娘?” 芙冬低问,“是了,二姑娘常去荣国公府,九王爷又是周家常客,或许暗生情愫,便求了太后娘娘的旨意。” 说完歪着脑袋又觉得矛盾,“但求的旨意,怎么会写上姑娘您?” 陆思瑜无奈苦笑,“陆氏二女与三女,一横之别。” 手上拿着如此一道旨意,却是假的,想想便觉得心酸。 若能成真,她做了九王妃,该有多好? 亲王嫡妃,多么尊荣。 低首瞧着锦缎上的字,越看越觉得讽刺。 “二jiejie的东西,这是谁要送到我这来?” 心中觉得不详,可却不舍得挪眼。 芙冬见状,不由建议道:“姑娘,不管其他,现在这旨意上写的是姑娘您,若是将它公告世人,太后懿旨总不能出尔反尔,到时您便是九王妃。” “人家要的不是我,我眼巴巴的凑上去,逼得人娶我,往后能有好下场?” 陆思瑜无奈,瞅着对方叹道:“好芙冬,我知你是为我考虑,可这旨意在我手里就犹如烫手山芋,早晚要出事。 指不定,懿旨被篡改的罪名就得由我担下,何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