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误会 (第2/2页)
模样,知此刻相劝徒劳,索性就背身出去,又让人送了水与巾帕过来。 陆思瑾精疲之刻,她便拿了湿帕子上去替其擦面。 这再多安慰话,也于对方无用啊。 “听雪,你说姨娘不在了,谁最高兴?”陆思瑾的嗓音有些微哑,表情则是冷冷的。 哪怕是这样的主仆关系,闻者也不敢暗猜府里的主子,便摇了摇头。 “是二姐!” 陆思瑾的声音却分外肯定,“她本就不喜欢我与姨娘,过去亦总不待见。我知道,她娘亲去的早,便觉得是我被我姨娘给害的,人前表现的道貌岸然,可心中岂能不恨? 说什么姐妹情深,因为我的缘故过去才没苛待姨娘,可现实呢?这才出府没多少日子,姨娘便连性命都失了,能说不是她下的手?” “姑娘,二姑娘不似是那等性子的人吧?她若是想对付姨娘,过去在侯府就可以。” 陆思瑾却不赞同这种说法,反问道:“怎么能一样?她在府里动手,若是被查出来,这好孙女好女儿好姑娘的形象可就什么都没了,也就是姨娘到了庄子上,她才没这么多计较。 红白相冲?呵,好一个红白相冲啊,她贵女锦绣前程,姨娘身死潦倒……”这讽刺到最后,竟是笑了。 听雪被她这模样着实给吓到了,“姑娘,您没事吧?这都只是揣测,若是冤枉了二姑娘呢?” “冤枉?我怎么会冤枉她?你又不是不知,她前阵子派人日夜盯着我这院子动静,能说有把我当姐妹的?” 话音刚落,想起那事,听雪眸底立马浮出心虚。 她见主子沉浸在思绪里,担心对方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来,再次开口道:“可奴婢刚瞧着,大夫人如今与过去亦变了许多,您瞧她刚刚的冷漠,都没了往日的和蔼,说起姨娘的死时浑不在意。 姑娘,会不会不是二姑娘,而是夫人?” 她是个细心的婢子,在锦华堂内便留意到宋氏的反常了。 “是她还是二姐,又有什么区别?一个要做慈母,一个要做孝女,你可见过谁家的继母女能好成这个样子的?” 想起好几回去晨昏定省时遇见的温馨画面,陆思瑾内心的嫉妒之火便越发浓烈。 “都一样!”她咬牙,目光阴鸷。 接着不等身边人有所回应,自个就进了内室。 从床底取出个精巧的小匣子,打开,摆在里面的是串白珠手串。 其上的珠子颗颗大小相等,丰盈饱满,教人一眼望去便觉是上好的珍珠。 但细看了方知,这就是白玉所雕的珠子,莹白如洁,触手温润,是上上佳品。 其中的两颗玉珠上,刻了“思琼”二字。 听雪跟着进去,就见主子正拿着此事在发呆,不由喊道:“姑娘?” 这是要做什么? 这玉珠手串纵然是好,但雕了二姑娘的闺名,根本带不出去。 陆思瑾却在圆桌前坐下,将手串放在福字的红色桌布上,吩咐道:“听雪,去备笔墨。” 后者似乎料到了某种可能,呆愣着竟是原地不动。 “快去啊!” 陆思瑾不耐催促,心底下了某种决心。 自己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听雪很快就拿了文房四宝进来,摆好之后在那边研磨,陆思瑾凝视着白纸,一言不发。 磨墨的动作并不快,似是刻意放缓。 就在陆思瑾执起毫笔之际,听雪实在没有忍住,开口问道:“姑娘,您真的要?” “又有何不可?”将笔毛染湿,认真执着悬于纸上。 一滴浓黑的墨汁滴落,晕开,染污了信纸。 听雪伸手抽出。 陆思瑾闭眼,再睁眼时落得干脆,行文迅速,不带丝毫犹豫。 听雪站在旁边看着,满脸纠结。 四姑娘,临摹得一手好字。 临的,便是二姑娘的。 字迹可混真。 顷刻,陆思瑾落笔,待墨迹干涸之后,便放入旁边的信封内,又将手串放于其中,一并封上。 她将东西递给身边人,郑重开口:“听雪,你知道怎么做的。” 听雪伸手接过。 “院子外或许还有人盯着,你便是出府,也可能有人看着,所以,用那个人的法子,可懂?” 听雪不敢有违,重重点头。 心中却无奈道:姑娘,您陷的越来越深了…… 陆思瑾却根本不顾这些,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她已经毫无所谓。 何况,那件事,不已经授人话柄了吗? 她早就没了回头路。 既然这样,何不拉人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