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破相 (第1/2页)
心中骤乱,陆思琼提足便随之赶去。 四表姐出事了? 今儿太妃寿宴,她万众瞩目,亦受尽恶妒,毕竟宴席之后的深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此行前来的众人,无不存着同宗家结亲的心思,盼着能嫁入王府。 然宴未始,国安太妃便表明了意愿,敬王妃心孝,再思及周家门第,更是捧着灵表姐,难免让人眼红。 这会子听闻此讯,陆思琼满心慌乱,脑中刹那空白。 秦沐诗见她额露薄汗,奇道:“敬王府的人也是稀奇,既是早有了世子妃的人选,又何必再来这一出? 大摆寿宴,不正是给旁人一份希冀吗? 我却真看不出,这太妃娘娘到底是喜欢周四姑娘呢,还是不喜欢。” 她语气陈述,漫不经意的脸上看不出其他情绪。 闻者的脚步倏然缓下。 和敏郡主的话有理,国安太妃若是诚心喜欢四表姐,怎么忍心将她推至如此境地?她可不是不知事的人儿,在深宫里半辈子,连这一层都想不到? 正沉思着,又听身边人说:“说来,贾家当年也是名门贵胄,可惜如今却家族飘零……” 贾家,正是国安太妃的娘家。 贾氏与周家原本都是京都贵族,谈不上如何显赫,但族中子弟在朝野之中都有一席之地。 所不同的是,周太后入宫后久居四妃之首,代掌凤印、风光无限,虽不曾登上后位,却是宫妃中圣泽最盛的一位,且得宠数十年。 纵然其所出的先太子与二皇子受夺位牵扯,可丝毫没影响她在先帝心中的地位,最后仍封了她的第三子、既如今的炎丰帝为东宫太子。 荣国公府自水涨船高,欣欣向荣。 说来,周太后与国安太妃还是一批入宫选秀的,但贾家多年前因为事变而满门获罪,太妃若不是生性淡泊,又育有敬王,哪里还能平安至今日? 贾家因炎丰帝登上大统而大赦天下才得以免罪,只可惜家族早大不如前,现只靠几房旁支撑起门第。 先帝子嗣不多,今上仁心,善待手足,加上周太后时常召国安太妃入宫叙旧,敬王府虽不握实权,可到底不容人小觑。 然同样的起点,现今时局却是如此…… 细想了想秦沐诗的话,陆思琼心中一骇,莫不是敬王府从一开始就不是诚心想聘灵表姐? 又或者,国安太妃其实不曾免俗,对太后和周家都积压着妒意? 可这又有何意义? 王府如今的一切,都是周太后和炎丰帝赐予,是聪明人就不可能做这等徒劳无用的事儿。 为此开罪荣国公府,得不偿失。 她觉得敬王府没有这个动机,难以信服。 侧眸,再瞧了眼身边人,见其仍是风轻云淡的模样,只装没听懂,“敬王世子的婚事,太妃娘娘在意,敬王妃自然更为关心。 何况,敬王夫妇孝顺,宴请大家,无非也是想热闹热闹。” 秦沐诗浅笑的看着她,别有深意的莞尔:“你倒是乐观,想来真是姐妹情深。” 提到这话,左右觑了觑,见周边虽不时有人走过,却都来去匆匆,无暇顾及她们,竟也不防备,直道:“说来,左谷蠡王走得还真仓促,竟连定亲宴都等不及。” 后者眸光泛警,一股惧意油然而生。 秦家这是不肯罢休了? 连隆昌公主在突厥新诞一女的事都了如指掌,可见相府势力之大远超她预料。 如此,还真是麻烦。 她愁眉苦脸着,连对灵表姐的担忧都压了下去。 “秦夫人有喜,我都忘了同相爷道声恭喜,有劳郡主代传了。”她皮笑rou不笑的说道。 秦沐诗表情微滞,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笑意竟有些苦涩,迎着对方回道:“这话,我哥哥听了,可不会高兴。” 顿了顿,惆怅再言:“琼姐儿,你爹爹宠你重视你,可有些事也不是你能左右过问的,不要恃宠而骄。” 陆思琼莫名其妙。 她怎么就成了恃宠而骄? 自己刚刚的话,原不过是想让秦沐诗有个明白,也提醒秦相明白。 隆昌公主在突厥已有了新的生活,而他也有属于他的家庭,秦甄氏正怀着身子,那才是他们相府堂堂正正的血脉,过眼往事又何必再去纠结? 与其为难强迫一个根本不认同他的女儿,或者还对当初隆昌公主嫁去突厥存有不甘或任何其他情绪,都不该是他不肯放手的原因。 隆昌公主当年出嫁异地,他却位极人臣,可见是不曾有过该有的担当。否则,就那样一件秘事,以周太后的手段,他还怎么可能有今时地位? 嘲讽的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