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再好不过的护身符 (第2/2页)
拆迁办赵主任,打伤自己父亲那件事情的涉案人员才算全部得到惩罚。张秋笑着说道:“陈县长处理问题,果然有成大事者的风范。” 陈县长呵呵笑着,目光始终停留在张秋身。张秋的行事风格他早有耳闻,略显强硬的态度陈国斌反而愿意看到,要是张秋处处小心,毕恭毕敬,今天没得谈了。做一场好事,还不足以让陈国斌百忙之抽出时间邀请张秋。陈国斌看的是张秋背后,那个叫刘芳菲的记者。准确的说,是刘记者在省里工作的父亲。 D市报道,刘芳菲的署名已经证实了她和张秋一直保持联系。陈国斌不得不猜想,那篇报道背后,到底有没有省里领导的影子。从张秋的处处表现来看,陈国斌暂时还不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既然张秋提出要求,说明事情不大。 张秋这种人,在陈国斌眼里只不过是运气较好。有要求可以满足,安抚往往惩治更容易,没有必要拿自己这块玉和石头来碰。 一餐饭并没有动多少草草结束,跟随陈县长而来的人们几乎是没有动筷。任他们也跟市里省里领导打过多次交道,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捉摸不透。 饭后,陈县长起身说道:“张秋,今天我请来了记者朋友。关于你们酒吧的英雄事迹,在北滦县要大范围报道。不仅如此,还要给你们颁发锦旗。” “那有没有奖金啊?” 张秋一句话让陈国斌也愣了一下,张秋随后笑道:“开个玩笑。” 陈国斌并未说什么,一旁的房间里早有记者在等待。张秋和蕊蕊听陈国斌的安排,摆好姿势,手里拿着一面见义勇为的锦旗。张秋和蕊蕊两旁依次站着笑容满面的公务人员们。拍完照,司机把张秋和蕊蕊送回白日焰火。 司机走后不久,外卖小哥拎着一份饭进来,蕊蕊看着外卖小哥,说道:“这是谁的呀?” 没等外卖小哥回答,张秋接过去说道:“我的,我的。” 午在北滦大酒店,张秋只顾着谈话,饭都没吃几口,肚子早咕咕叫了。蕊蕊却在一旁惊讶地看着张秋,问道:“你还吃啊?” “这话说的,午我都没怎么动筷子,饿呀。看看你,在那倒是吃的挺香,满意吧?” “满意,可满意了。”蕊蕊在张秋身前坐下,“这不能怪我不是,你们一直聊天,有没有人理我,还不让我吃啊。” “让啊,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不吃浪费了,吃的越多越好。” 第二天午,白日焰火酒吧帮助学生的新闻才开始摆到台面公开传播,北滦县所有媒体全部刊登了陈县长与张秋合影的照片。 蕊蕊见到报道后,立刻回想起刚接到邀请函时,张秋说过北滦县会铺天盖地报道。此刻应验,蕊蕊惊讶地拉住张秋问道:“所有这一切都在你预料当?” “当然了。别忘了去买几份报纸,贴到酒吧显眼的地方,让人们一眼能看到。还有门口的显示屏,也打出来。” “好,我这去买。” 蕊蕊转身小跑着去买报纸,张秋看着蕊蕊的背影笑了。北滦县的本地报道是再好不过的护身符了,只要陈县长还在北滦县任职一天,能保这里一天平安。谁也不会傻到去砸了县长亲自树立起来的正面典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秋算是摸透了一些领导们的脾气秉性。张秋不会傻到再像当初那样不顾一切的对着干,经历的多了才知道,有时候,更多的要讲究策略。拿这次报道来说,陈县长一心想把坏事做成好事,那自己帮他做成好事。同样的,酒吧得到了保障。除此之外,还顺带着解决了拆迁办赵主任这根硬刺。除了倒霉的赵主任外,这一次可以称得共赢。 张秋看着蕊蕊拿回来的一大摞报纸,笑道,“收获挺大呀。” “当然了,”蕊蕊说着把一摞报纸塞到张秋手,笑道,“我把附近书店的涉及到咱们报道的全都买回来了,楼下桌子还放着一摞呢。” “好,以后客人来了,在桌子摆一份。想要签名的,也可以送签名。” “你当咱们是明星啊,哈哈。” “经过报纸这么一报道,可不成明星了吗。还挺好,免费的广告。正愁最近客流量小呢,这回儿好了。我保证,今晚的白日焰火,一定爆满!” /html/book/41/41168/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