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掌控情绪 (第2/6页)
带来了许多烦恼,也让别人对她哭笑不得。悲观的人不仅自己整天不得安宁,连周围的人也休想得到安宁。他们常常担心天会塌下来,担心领导给穿小鞋,担心朋友背叛,担心小概率事件随时发生。恐惧与其相伴,失望与其如影随形。他们因此会无病生出许多灾来,因此说,悲观情绪无异于“慢性自杀”。 一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悲观情绪,有的人悲观情绪程度强一些,有的人悲观情绪程度弱一些。在遭遇到人生的“无常”时,最容易产生这种情绪。人生的“无常”有些来自环境的变化,有些源于本身疏于管理。悲观情绪是人们在心情低沉时的表现,是人们生活最黑暗的一面,相信谁都不想处在这种状况下,然而,现实生活有时却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这种情绪。当一些事物不尽人心、让人们大失所望时,悲观情绪就悄然无声地光临我们了。它是消磨人们意志的一把利刀,足以把一个好好的人折磨得身心交瘁。处在这种状况下的人,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内心黑暗至极,如果不做调整,就很容易一蹶不振,永无光明可言。 造成悲观情绪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因素,但其根本还是来自于主观因素,因而我们是完全可以控制其蔓延和发展的。比如下面故事中的松鼠夫妇:“睡觉吧,别再想了,明天还是一样能过去的。”松鼠妻子劝慰丈夫说。 松鼠丈夫辗转反侧,一直没有入睡。“你说,我能不急吗?”松鼠丈夫满面愁容,“为了办我们的坚果加工厂,我向邻居松鼠苦苦相求,好不容易才借了一笔钱,眼看明天就要还钱了。可是,我们的加工食品还没有出厂呢,我拿什么还啊!那个邻居爱钱如命,催得比什么都紧,明天可怎么过啊?”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松鼠妻子说:“睡吧,到了明天自然会有办法的。” “可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丈夫抱着头闷声闷气地说。 松鼠妻子忍无可忍,她跳出树洞,对着邻居高喊:“我丈夫明天可是没有钱还你们的!” 她又回到床上,对丈夫说:“我想现在是他们睡不着了!”不一会儿,松鼠丈夫就睡着了。 担心悲观不会让现实有任何改变,与其无止境地担心下去,不如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生活才不会那么累。自信是悲观的强敌,一旦一个人信心十足,悲观情绪就会消失不见。一旦你懂得思考,懂得怎么运用自信的时候,你就能完全掌控自己,而不是把自己交给命运。 焦虑——坏心情的催化剂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它表现为由于担忧、牵挂等而产生不安。一般而言,人们所担忧的事往往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威胁,常常也没有明确对象。焦虑中的人,总处于惴惴不安中,无理由地预感将来会发生什么不祥或不幸的事情,因此往往会坐卧不宁、魂不守舍、烦躁慌乱、情绪低落,甚至容易被激怒。 正常人遇到各种焦虑情况时,都能很快地恢复正常状态,会很快地排除困难,闯过难关,并能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重蹈覆辙。然而,对于处境一直困难或遭受不幸事件冲击的人,其往往在心理上招架不住,使自己陷入过度疲惫的状态。于是一直担心再次发生突发或意外事件,哪怕并没有什么依据,这样很可能会使这些人的心理和行为失常,重则引起精神性疾患。 经过几年的奋斗,张先生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由于市场切入点较好,时机把握到位,张先生将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蒸蒸日上。在同龄人眼中,张先生的生活简直可以用“如意”来形容,每月拿着不菲的收入,身边还有一位温柔可人又对他体贴入微的女友。然而,这一切却让他压力越来越大。 最近,张先生对从事了八年的行业忽然失去了兴趣,总是觉得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提升的可能也不大,他努力寻找突破瓶颈的途径。于是他不但自己每天加班加点,还要求员工也和他一起加班,仿佛每个人都只需要工作不需要休息一样。他为了思考公司的发展前景,每天彻夜难眠,员工稍有一点失误他就会大发雷霆,和女友经常多日难见一次,也少了甜言蜜语,女友如果稍有微词,他就会指责女友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他工作的辛苦。虽然有时平静下来,他也会觉得不应该随便向别人发脾气,但再一次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 张先生试过各种方式摆脱痛苦:听音乐,剧烈运动,甚至跑到海边大喊。然而,这些最多只能使他得以短暂的舒畅。回到现实中,工作仍然令他难以忍受,心情仍然是非常糟,摩擦也继续经常性地发生……渐渐地,员工们对他的做法颇有怨言,更有几名骨干员工受不了这样的“高压”统治而选择辞职跳槽,甚至女友也和他渐行渐远,处于分手边缘。在与焦虑的搏斗中,屡战屡败的他几乎要崩溃了! 张先生的这种焦虑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困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被焦虑阴云笼罩着的生活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摆脱焦虑,可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 找出病根。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的时候,会让我们更加焦虑。好多烦恼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很多烦恼看上去千头万绪,但仔细分析后不难找出根源所在。比如张先生的焦虑源于公司目前的发展瓶颈,因为不知道公司的发展方向,因此心情在茫然与彷徨中变得越来越糟,也就越来越焦虑,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之后,心情会因此变得更糟。如此,张先生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难以自拔。所以,张先生要想摆脱焦虑,就应该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可以试着先远离自己的工作,跳出一步,说不定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也许自己能做的只有两件事:努力地改变能改变的,平静地适应不能改变的,冷静地发现二者的区别。 先来看看什么是可以改变的。如上例中,张先生具有一定的眼光,知道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变才能适应变化,但什么是需要改变的?需要改变的是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他对待员工的态度。对于具有雄厚行业经验,又有发展野心的张先生来说,应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给员工压力。而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这都是张先生个人所不能改变的。因此,张先生只有在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更好的改进。另外,张先生和女友之间的矛盾,其实来自于张先生公司发展的瓶颈状态,正是这一因素导致了张先生对待女友不能像原来一样,因此只要解决了公司发展的瓶颈状态,张先生和女友的关系也就可以得到缓和。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张先生最好和女友各自分开冷静一段时间。 付诸行动。我们被焦虑所困扰,是因为我们“爱”上了焦虑本身。就如张先生,开始为工作而焦虑,后来又为焦虑而焦虑,最终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其实,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目前的事情上,为所能为,顺其自然,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焦虑,已经被时间的良药完全治愈了。物质的进步是有巨大代价的,那就是人们精神上持续的巨大压力和紧张,但焦虑并不应该是它的必然结果。焦虑时,不妨想一想“我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