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新民闹自治,不鸟县政府 (第1/2页)
公园做起来了,乡民们闲暇时,也能和城里人一样有游玩的去处;学校办起来之后,孩子们不论贫富,都有了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当地身份的高贵,做好事、善事的付出,使老徐家在新民乡的威望如日中天,没有人敢挑战徐家父子的权威。大事小事登高一呼,没有乡民不响应的。 前段时间,崇河乡公所到新民、育贤一带催款要粮,遭到村民抵制。村民们说:“我和你们不是一个乡,我们是新民乡。你们是崇河乡,凭什么到我们这催款要粮?” 崇河乡公所公差说:“你是我们下面的一个村,怎么不是一个乡?不问你们要问谁要?不交就带走。” 村民们说:“你敢?走,见我们徐公子去。” 崇河乡公所公差说:“见就见,谁怕谁。” 几人拉拉扯扯来到育贤学校,见到正在校门口的徐蒙书。村民们说:“徐校长,崇河乡公所来我家催款要粮,我说我们不是崇河乡的,他们不信?” 徐蒙书面向崇河乡公所公差:“他说的是真的。我们最近在牧牛坑一带成立了个新民乡,不归你们崇河乡管啦。” 崇河乡公所公差:“徐公子,你是知法度的,这玩笑开不得,催款征粮是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再说成立新民乡我们怎么不知道?那是要省民政局批的。” 徐蒙书:“要看公文是吧?好,在我家里放着。” 一行人来到不远处的徐家大屋,徐蒙书哨子一吹,出来十多个背枪的家丁。徐蒙书指着家丁笑道:“看看吧,这就是省民政局的批文。” 崇河乡公所公差一看,家丁枪口对着自己,顿时傻了眼,一句话也没说,只好告辞走了。崇河乡公所公差走后,徐蒙书知道这事没完,抵制皇粮国税是要付出代价的。便抓紧组建自卫军,有了实力说话,没人敢轻视你。为此,徐家父子坐到一起,对组建自卫军作了认真的探讨。 目前摆在眼前的有三个问题要考虑,要建自卫军就必须解决掉。首先是人的问题,自卫军人从那里来?家里有三十多个家丁,组织自卫军还远远不够。来源当然要以乡民为主,特别是在国军部队当过兵的人。不足部分对外招募,也可以吸收少量游兵散勇,这种人不能太多,一多就没法管理了。自卫军规模不超过三百人,年龄限制在十五至四十五岁左右。 枪枝基本上不存在问题。除了叶仕桥送的二十八支步枪外,前任县长吴辑民也送了六支,缴获两总部逃兵散枪上百支,在武汉买了七十多支。凑到一起,应该不少于二百支,装备二连队的士兵不成问题。只怕碰见厉害的对手,缺的是突出步枪和机枪,这件事不能急要慢慢来。 凭徐家的经济实力,经费暂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时间长了就难说,要重视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大手大脚惯了,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收费只有个办法,就是周边不安宁,可以派自卫队去保镖,赚取合适的保护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建之初,最大的开支就是后勤。收储军需衣被、鞋袜、帽子,水壶、腰带,日常用品,粮油食品。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银钱花起来像流水,看得徐蒙书也有些心疼。 招收自卫军的公告一贴出来,报名踊跃,人头攒动,周边乡镇也有人闻风来投。半月不到,人数二百有余。新入伍者,发单帽子一顶,灰布罩衣裤,内衣裤各两套,帆布内外腰带两根,水壶一把,被褥背包带一套。现洋一块。 兵员一到位,徐蒙书按军队编成三三制原则,编成一个大队,三个中队(暂缺三中队),自任大队长。大队部设两参谋,两副官。作战参谋匡胜农,训练参谋卢以升;事务副官张亦成,军需副官徐高天。一中队长由当过国军连长的族侄徐高贵担任;二中队长由当过红军副连长的负伤失散干部邓文荣担任。六个排长,十八个班长,都指定有军事素养的老兵担任。 第二天,在育贤学校开了自卫军成立大会。徐英方、徐蒙书父子坐在主席台上,两个中队整齐地坐在背仓上。大会由徐蒙书主持,徐英方训话。徐英方训话也不很长,讲了三点:成立的意义;成立的目的;对自卫军的要求。徐英方训完话,徐蒙书宣布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