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3 潼关陷落 (第2/2页)
,还不如等郑荣上关之后,同郑淼一同拜见,也好说话些,便笑着对郑淼说道:“既然这样,那也不急于一时。小弟对潼关情况还略知道些,不如先协助兄长,做好清理潼关事务,静候义父王爷驾到吧!” 郑淼知道自己这位义兄弟主意大,也不勉强,笑道:“这样也好,那就承蒙贤弟指教了!” 潼关之上官军抵抗得甚是激烈,投降得却也干脆,早已一个个将手中兵器抛弃,站在原地,等候幽燕大军发落。 幽燕军队军纪严格,绝无杀降虐俘之事,只将官军兵卒缴械之后,打乱原来编制,再用绳索捆绑在一起之后,便押下关去寻找住所看管起来。至于其中的将佐,更是以礼相待,连绳索捆绑都免了,只不许他们交头接耳罢了。 秋仪之见郑淼这番处置得十分妥帖合适,心中十分佩服,却道:“话说禁军后将军白文波还在关上,不知兄长如何处置?” 郑淼皱了皱眉头,道:“白将军乃是军中素有威望的老将,非我兄弟二人可以擅自处置,只有等父王到此,才能发落。”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等也要先抚慰几句,乘机问问白老将军有何打算。我兄弟二人也好有个准备。” 秋仪之心想自己这位三哥办事果然周到,难怪深得义父喜欢了,便拱了拱手道:“全凭兄长安排。”说罢,便领了郑淼,往白文波所在之处走去。 老将军白文波颓然坐在一个大沙袋上,脑袋无力地耷拉下来,脸上带着漠然无力的表情,好似又年老了十岁。 秋仪之见白文波这幅神情,又想起他今天早晨还一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得意,便上前几步,微笑着说道:“白老将军,别来无恙?” 白文波抬头见到这幽燕王派来的探子一副轻佻的神态,自尊心受到巨大打击,瞬间“腾”地站起,一把揪住秋仪之的衣领,将他提在半空。 白文波是武状元出身,这一出手极为迅速突然。而秋仪之在幽燕军中虽然也练过两手,又经过兄长尉迟良鸿的指点,然而拳脚功夫也不过平平而已。因此电光火石之间,便被白文波制服了。 护在秋仪之身边的尉迟良鸿见状,忙揉身上前,一把捏住白文波的手腕,让他动弹不得。 白文波武艺高强,即便已近古稀高龄,身上功夫却没有丝毫退步。可是被眼前这个看似斯文的年轻人单手抓住,便浑身上下使不出劲道来,眼中也不由得露出吃惊的神色。 秋仪之却知道自己这位武林盟主兄长的手段,努力扭过头说道:“白老将军不过跟我开个玩笑,兄长万不可冒犯啊!” 尉迟良鸿被秋仪之这么一说,便不敢用力以至伤了白文波,却也没有松手——三个人就这样极狼狈地纠缠在一起,显得十分怪异。 站在一旁的郑淼刚要挺身劝解两句,忽听关墙一侧传来一声清脆嘹亮的嗓音:“仪之怎么又得罪了白文波白老将军了?还不快叩头谢罪?” 众人都循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幽燕王郑荣穿了一身戎装,领着谋士钟离匡及次子郑森二人,迈着极轻健潇洒的步伐,款款走上前来。 秋仪之见义父郑荣面色红润,比之在幽燕道时候精神更加爽朗,心里高兴,使劲挣脱白文波一只大手,快步走到郑荣跟前,笑着说道:“仪之好久不见义父,正思念得紧,看义父红光满面,我也心里放心。这就先给义父请个安吧!”说罢,倒头就拜。 身后的郑淼、尉迟良鸿、赵成孝等人,也跟着叩下头去。 铁塔似站着的白文波听秋仪之一口一个“义父”叫得亲热,一时摸不着头脑,索性偏过头去,就当没看见郑荣。 郑荣刚刚拿下潼关,打通直捣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正是心情舒畅之时,便抬手叫秋仪之等人起身,却不同他们说话,反而径直走到白文波跟前,笑道:“白老将军受惊了,可曾记得我郑荣?” 幽燕王郑荣当面来问,白文波再也不能装疯卖傻,转过脑袋挺胸答道:“王爷本就大名鼎鼎,又发了一道所谓‘讨逆’檄文,眼下又拿下潼关,正是威震华夏之时,老朽怎么不认得?”说罢,又偏转过头去。 郑荣听出白文波话语之中的嘲讽之意,莞尔一笑也不接话,却道:“白老将军同孤也是故人了,何不就在我麾下帮忙,再也不要为郑爻这个昏君卖命了。” 白文波同郑荣的交情,不仅远不及戴鸾翔来的深厚,说到底还有些龃龉在其中。 原来白文波出道成名极早,在郑荣成年之前,便已是大汉朝中数一数二的名将了。然而郑荣乃是正正经经的龙子凤孙,掌兵之后又极有战绩,加之戴鸾翔随之崛起,硬是将白文波这员干将手中的兵权夺了个干净。 白文波今年六十八岁,可自其四十三岁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一军主帅,这番经历实在是如鲠在喉。 这让白文波在内心底对郑荣颇有几分芥蒂,可眼下自己正是阶下之囚,又当如何是好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