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1 郑鑫谋反 (第2/2页)
出手了。” 秋仪之一想,这群西北人,乃是矫诏或是奉了郑鑫的命令进来牢房的,未必会是强行闯入——因此尉迟良鸿口中的“有人”,说不定其实是温灵娇和尉迟霁明。 不过这其中的原委放在今日都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根本不用深究。 于是秋仪之说道:“兄长来了正好,现在正是用得上兄长的时候,外边有人作乱,兄长随我一同将叛乱敉平,便有擎天保驾的功劳!” 尉迟良鸿到底是堂堂武林盟主,比起那些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江湖亡命之徒有如云泥之别,他听到秋仪之这样的话,想的并不是那所谓“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是询问道:“贤弟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吧?皇上坐镇金陵,刚刚平定了岭南王府的叛乱,哪个敢在这个时候犯上作乱?” “皇长子——郑鑫。”秋仪之极简洁地回答道。 “什么?大殿下?这怎么可能?”尉迟良鸿显然是不相信秋仪之的话。 精明强干如尉迟良鸿不相信秋仪之的话,其实也并不意外。毕竟皇长子郑鑫平素总示人以温良恭俭让的孝子贤孙形象,若说有人造反,无论如何都猜不到主使之人竟是他。 秋仪之想到现在形势千钧一发,不容耽搁时间,便道:“兄长不妨探探被你打倒的这些人的口风,问问他们是谁的手下,不就清楚了吗?” 尉迟良鸿闻言,立即弯腰将一个被打断双脚的兵士用右手当空提起,又用左手随手点了他身上三五个xue道,恶狠狠问道:“难受么?你告诉我,是谁派你过来的,我就解开你的xue道!你要如是说,如若骗我,我便有一百种办法,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尉迟良鸿所点的都是直通心脉神经的几处大xue,那兵士顿时觉得浑身上下似乎有几千只、几万只蚂蚁在啃食他的骨髓,疼得咬牙切齿答道:“是……是大殿下派我们来的。”话音之中带了再清晰无比的西北口音。 尉迟良鸿听了,顿时浑身战栗,将那兵士扔下,异常迷茫地问道:“贤弟,你说的居然是真的。可……可作乱的是大殿下,他这样大的权柄,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这话还真问到点子上了。 秋仪之脑海里开始飞速盘算:“郑鑫已然是皇帝膝下的嫡长子了,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听了温鸿辉的话,冒然犯上作乱,求的不就是皇帝的位置么?想必是他自己也觉得,父皇郑荣越来越倾向于将皇位传给三子郑淼,自己除非铤而走险,否则就永无缘分成为九五至尊了。而想要让现在这个意志极为坚强的皇帝改换主意,除非是发兵逼宫,逼迫皇帝立下传位给自己的诏书。当今皇上英明神武,虽说龙体有恙,不过论才干、论见识、论威望、论对军队的控制,无一不远远超过郑鑫,郑鑫贸然发动这样的政变,其实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十分大。” 想到这里,秋仪之心情已是大定,便说道:“皇上恐怕也得到消息已开始着手平叛了,我们现在立即面圣似乎并不合适,还是先去见一见钟离宰相再说。” 钟离匡是除了皇帝以外,朝廷上下唯一能够掌控全局的人物,遇到这样大的事件,去见一见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尉迟良鸿说道:“这样甚好,一切听钟离丞相安排,必然不会有错的。” 话说到这里,尉迟良鸿这才发现温灵娇也站在秋仪之身后,不免有些惊讶:“哟,怎么温小姐也来了?贵教被剿灭之后,教主和圣女不都杳无音信了吗?害我在江湖布了这么多眼线,都找不到呢!” 秋仪之知道尉迟良鸿素来对天尊教有些成见,便忙解释道:“温小姐已脱离天尊教了。现在天尊教主温鸿辉就在郑鑫身边,撺掇谋反事宜。若不是温小姐过来报信,我都已经死了。” 尉迟良鸿听了一惊,忙道:“温鸿辉可是个人物,有他在兴风作浪,也就怨不得大殿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事不宜迟,我等赶紧行动吧。”说罢,他招呼着众人,迈开步子就往监牢外走去。 此时还是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金陵城中尚算平静,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得空气中漂浮了紧张和血腥的气味。 四人一路快步而行,走了一刻钟,便已到了钟离匡的临时府邸。 秋仪之抬眼往府邸门口一看,顿时惊叫一声:“不对,怕是坏了事了。” 尉迟良鸿听了心头一紧,问道:“贤弟此话怎讲?” 秋仪之道:“我钟离师傅做事是紧密的,别说是遇到这样大的事情了,就是寻常日子里头,相府门口也少不了守护衙门、传令报信之人。今日怎么门外一个兵士都没有?怕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