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7 殊死一战 (第2/2页)
,忙又作揖道:“原来义殿下也来了。皇上和钟离宰相身遭不测——据大殿下说——就是义殿下你下的毒手。此次大殿下叫小人护送三殿下去江南,商量的就是这件事情。义殿下怎么信口雌黄呢?” 秋仪之怒道:“你怎么敢在这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又转身对郑淼说到,“这下好了,只要逮住这个赵迈吉,问问清楚,事情便水落石出了。” 郑淼不是个笨人,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他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已是心知肚明了——果然是郑鑫动手谋害父皇、师傅,又早一步下令封闭潼关不让秋仪之通过,而秋仪之却派了尉迟良鸿过来报信;自己听到这样消息,第一时间便急得想要去江南眼见为实,却在半路遭到歹人的袭击,在尉迟良鸿和众护卫的殊死保护之下,才抵达潼关。 于是郑淼按了按被刀划伤了的大腿上的伤势,上前半步,说道:“那好,事情总是能说清楚的。看来父皇放在我身上的监国重任,我也只好暂时放下了。也罢,我现在还是监国皇子,这个身份,你赵迈吉认不认?” 赵迈吉听了一愣,只好答道:“三殿下是皇上的儿子、大殿下的亲弟弟,小的怎么敢不认?” “那就好。”郑淼顺水推舟道,“既然如此,那本殿下就命令你这就遣散众人、放下兵刃,听我义弟秋仪之手下这位赵成孝将军的节制。监国重任暂由秋仪之代理,我这就同你们一起去江南。你听清楚了,这是监国皇子的下的命令。” 赵迈吉听了不由倒退半步——他是既不能答应、也不能不答应:若是答应,他就相当于被公然缴械,郑鑫交给他的任务不能完成自不用说,翻过脸来就连自己这条性命也未必能够保全;若是不答应,那就是违抗监国皇子的命令,相当于违抗圣旨,一样是罪不容诛! 就这样沉默了只有片刻时光,赵迈吉突然狞笑一声:“嘿嘿,三殿下说得好听,可惜大殿下已许了我了,这件事情办成,便要提拔我做刑部尚书,到时候哪里还来找你这监国皇子?” 他这话隐隐间似给自己充满了信心,高声道:“兄弟们给我上啊,别听他胡言乱语,抓住前头船=穿红衣服者,赏银三千两、晋封万户侯!” 其实大汉体制里头并没有“万户侯”的爵位,不过是走村串户的说书人故意说来让乡野愚夫们寻开心的,可赵迈吉这“万户侯”的空头许诺,偏偏正合了他身边这些利令智昏、目不识丁的亡命徒口味。 他们见对手一方是两百多个战斗力虽强却是披伤带创之人,另一方则是几乎被自己吓破了胆的老兵油子,自己这几百人同他们搏斗,怎么样都是必胜的局面,盘算着这是一笔一本万利且绝不会赔本的好生意。 于是这群黑衣人忽然异口同声地狂呼嚎叫一声,就连嗓音里头也都回响着功名利禄的声音。 那赵迈吉见手下士气正盛,略略思考了一下,喝道:“兄弟们,跟我先把潼关这些窝囊废都杀了!” 他这一个“跟”字用得好,话音方落,自己便第一个向潼关守军冲了出去,那群黑衣贼寇见状,唯恐被同伴抢了功劳,也忙不迭地跟在赵迈吉的身后冲杀了出去。他见那些黑衣人被自己鼓动起来,自己反倒放慢了脚步,不再向前冲杀。 王世杰手下那群老兵痞见状,当即被吓得心胆俱裂,就连交手都没有,扭头便往潼关方向撤退。王世杰举起手中佩刀,高声大喊,还想努力节制军队,然而他手下人一心想着退散保命,王世杰高声疾呼非但没有能够丝毫减慢他们溃散的速度,反而连他自己也被裹挟着向后退去。 秋仪之见黑衣贼寇首先冲击潼关守军,而将身后空档留给了自己,正是一个发起突袭的绝好机会,便赶忙下令赵成孝率领兵士攻击对手被暴露出来的软肋。 然而他却没料到潼关守军表面上军容还算齐整,背地里居然这样不管用,赵成孝等人还未接触到黑衣人的身后,对手便已将潼关守军全部驱散,带着几分从容不迫地又转身同赵成孝厮杀开来。 秋仪之用兵不是那种只知蛮干的莽夫,现在所用的兵士,又是他最珍贵的亲兵乡勇,按理是断然不舍得同强敌短兵相接的。然而现在情势已失去了他的控制,只能硬着头皮同凶悍的敌军作战。 这些黑衣人,虽是临时拉扯起来的乌合之众,却都是武林之中的悍匪,身上武艺堪称高强。秋仪之手下的亲兵乡勇则都是按照正规作战方式招募训练的,虽然也懂得一些尉迟霁明亲传的武功,但交战起来更讲究阵型排布和互相协同配合。 可现在混战成一团,秋仪之手下军士的优势便难以发挥,反而是黑衣匪徒们的优势被充分发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