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2 直闯宫禁 (第2/2页)
屋内又是一阵沉默,许久才传来回应:“小叔叔莫不是搞错了吧?我夫君一向忠孝节义,怎么会做出这样没有人伦的事情?一定是哪里搞错了吧……” 秋仪之还有要事在身,无暇同大秦夫人争辩,转身叫来郑超、郑起两兄弟,将他们往门里一推,说道:“你们母亲乃是女流之辈,现在正是你们兄弟尽孝的时候。还不进去安慰一下?” 他见二人乖乖进了房门,便又派人将“铁头蛟”叫到跟前,问道:“怎么样?叫你把守住王府各门,这差事你做得如何?” “铁头蛟”忙回答道:“大人做事又快又细,没有惊动多少人。就几个胆小鬼,听到风声想要逃跑,都被我抓住了。请问大人,这几个人应当如何处置?” 秋仪之答道:“这样的小事,问我做什么?看着顺眼的关起来,不顺眼的弄死一个两个杀鸡儆猴也是可以的。你再待五十个弟兄,点起火把,将王府搜检一遍,府内所有人等全部从屋子里驱赶出来,集中一处,统一看管。我还有事情要办,这件事情你要做得快一些。” 这就相当于是要抄检郑鑫的王府了。 既然是“抄检”,又要办得“快一些”,那自然也就不会讲究什么礼仪体面了——“铁头蛟”带人在王府里头上上下下折腾了有一个多时辰,这才将阖府上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集中在了一起。 于是秋仪之便将这群人分男女集中在两座房屋之内,又点了十个办事牢靠之人,专门负责将他们看管起来,这才领着其余人等又离开了郑鑫的王府。 一离王府大门,秋仪之没有丝毫耽搁,领军向左便直往皇城而去。 皇城的关防自然是要比王府更加严格,这次就不能强行硬闯了。可秋仪之又别无通路可走,只能用手中西域宝刀的刀鞘,使劲拍打紫禁城大门。 敲了几下,门内立即传来粗暴的嗓音:“作死吗?哪里来的酒鬼,大半夜的跑到皇城根下撒野,不怕死吗?” 秋仪之听有人回话,立即高呼:“里面是谁?赶紧出来回话,我是秋仪之,有急事要立即进宫来。” 他话音刚落,城门果然缓缓打开,从门里走出一人,朝秋仪之拱了拱手,说道:“原来是义殿下来了啊,大半夜的,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进宫去?就不能等白天再来?” “哦,原来是朱西烈,没想到是你在此处当差。”秋仪之说道,“能拖到明天早上办的,还是什么急事吗?你赶紧开门,让我进去。” 这个叫朱西烈的中郎将虽是幽燕王府的老护卫,认得秋仪之这位义殿下,可却口口声声说道:“这就有些为难了。紫禁城乃是禁地,再急忙的事情,若是没有皇上的圣旨,就是几位皇子也是不能进出的。更何况现在已是大半夜了……” 秋仪之眉毛一横,扫了朱西烈一眼,问道:“现在皇上正在江南亲征,照你这样说法,岂不是没人能够进入皇城了?那我问你,凭着监国皇子的谕令,能不能进去?” 中郎将朱西烈赶紧点头道:“应该是可以的吧?” “什么叫‘应该’?”秋仪之追问道,“什么又叫‘可以的吧’?” 朱西烈忙回答道:“皇上南下之前曾经有过旨意,说是监国的谕令,如若不与圣旨矛盾,效力便等同于圣旨。可三殿下监国时候,也没下过让人进宫的谕令啊……” “现在就下了,你不要着急。”秋仪之一边说,一边叫人取来笔墨纸砚,当街就写了一道谕令,又加盖上监国大印,交到那中郎将手中。 朱西烈看得瞠目结舌,可他手里拿着的,确实是盖着监国之印,乃是再真实不过的一份监国谕令了,他实是再也找不出半点将秋仪之阻拦在紫禁城外的理由了。 于是秋仪之得意地一笑,向前一招手,说道:“走,随我进宫去。” 朱西烈赶紧打断道:“义殿下,这封谕令上,只写着让你一人进宫,可没说要带兵进去啊……” “这又有何难?”秋仪之从他手中夺过那份墨迹尚未干透的谕令,又在上面增添了几个字,送到这中郎将手中,说道,“这就行了吧?” 中郎将朱西烈接过一看,见字缝之间,在“秋仪之”三个字之后增添了“所部军士”几个字,顿时可以带领手下兵士进宫去了。这中郎将一下子觉得自己似乎是被戏弄了,又似乎配合着做了一件极荒唐的事情,偏偏又没法阻止、无法揭穿,只好放着秋仪之领着手下那群衣冠不整的兵士闯进了天下核心的皇城。 皇城秋仪之去得并不多,除了皇城几座大宫殿之外,便只认识皇上日常办公的“庶黎殿”和皇后所居的“立政宫”而已。 然而这已经足够了,秋仪之在皇宫之中扫视了一番,认准通路之后,便往皇后所咋的“立政宫”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