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 (第2/2页)
使者前往楚国,送给楚太子万金,让楚太子为寡人在楚王面前美言几句,并献曲地以东丹水以北十座城池给楚王,以作为寡人伐韩之赔礼。” “唯。” “丞相,往去楚使者团里加几个探子,让他们联系楚国那些亲近我们的人,尤其是昭氏还有景氏的人,请他们多多支持楚太子。” “唯。” “再派几个心腹去投奔楚太子,鼓动楚太子谋反。” “唯。” “此外,这两三年间,三晋还有楚燕等五国哪里,不是都在谣传齐国威胁论吗那咱们也插一脚。”秦王荡说着,然后看着司马错道:“丞相,从国库中提取两万金,让人去关东传播齐国威胁论,并拉拢三晋燕国,继续孤立楚国。” “唯。” 楚国寿郢。 当襄成君带着部分大军以及大部分的军中将领归来后,熊槐当即下诏,次日召见群臣,并特意让人去城外请回坐镇军营的柱国唐昧。 翌日,大殿中,当熊槐在王位上坐好,当群臣在殿中坐好后。 随着楚王召见主将的诏令下达,然后伐秦主将襄成君率领三十余位出身贵族的将领,十余位出身商人豪强的将领,以及一位平民的将领进入大殿中。 礼毕。 襄疾脸色灰败的长拜请罪道:“大王,臣奉命救韩伐秦,于函谷关外激战五月,伤亡超三成,却劳而无功,未能攻破函谷关,削弱秦国,请大王降罪。” “请大王降罪。”襄疾身后的将领,全都开口请罪。 此时,熊槐摆了摆手:“此战经过,寡人已经知道,诸将士虽然未能攻破函谷关,但这并非是你等作战不力,而是齐国首鼠两端。 不过,此战救韩这个目的,却是已经达到了。 韩国的消息,秦国经过此战,已经胆寒,并未随着联军的退兵,而再次东进伐韩,而是归还了韩国新城、渑池两地。 所以,此战你等有功。” 说罢,熊槐立即看了司马景缺一眼。 景缺会意,目光快速扫过殿中跪拜的诸将,在他随军出征的三子身上停留了半息后,大声开口道:“根据司马府统计,此战救韩有功” 景缺将军中将领的功勋全部公布后,屈原紧接着开口道:“根据新法,有功者必赏。故,此战主将襄成君疾有功,增封食邑五百户,副将庞爰有功” 等屈原根据诸将功勋,或将有功者爵位转正,或赐予爵位,或将功勋不足者累计功勋一件。 待封赏公布完毕,殿中所有大臣,全都齐声呼道:“大王英明。” 此时,坐在王位上的熊槐,再次感受到了君臣同心的一瞬间。 这一刻,他不仅极大的壮大了变法派的根基,而且还第一次没有任何人反对。 朝议结束后,熊槐又召见了屈原唐昧二人。 此时,熊槐看着二人道:“两位贤卿,根据司马府的统计,这一次函谷关之战,成功获得秦军人头并活着回国的士卒,有五千余人。” 说着,熊槐看着屈原道:“有劳左徒尽快将他们的爵位赐下。” 屈原立即拱手道:“请大王放心,臣会在今天之内,根据他们的功勋晋升他们的爵位。” “嗯。”熊槐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唐昧道:“柱国,现在新法局势贤卿也很清楚,虽然各县哪里推行的还不错,但是,各村各里那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且异常强大,新法久久难见成效。 所以,寡人的意思是,希望柱国能放人。” 唐昧闻言,立即拱手道:“不知大王要多少人,臣稍后就去找司马,进行士卒轮换。” 熊槐见状,笑道:“这次晋爵的五千三百余士卒,寡人希望柱国能换出五千人来。而且,这五千人,寡人希望的是能遍布全国各县各村。” 唐昧心中一惊,但毫不犹豫的点头应道:“请大王放心,臣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熊槐点了点头,又对屈原道:“贤卿,这五千人士卒返回故乡后,寡人希望贤卿能尽快在各县、各乡、各村安排职位,让他们衣锦还乡,以进一步在各乡村打开局面。” 屈原用力的点了点头:“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