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辅佐之臣 (第1/2页)
要说起阎曾,他的事迹那在姑臧可以算是家喻户晓。 去年张茂调集数万民力修筑灵钧台,可以说是凉州多少年来第一次进行大的工程。从武陵远道而来的阎曾闻讯后,竟然大着胆子夜叩宫门,叫喊说他是张茂的父亲张轨派来的,目的是要质问张茂为什么劳累百姓修筑灵钧台。 半夜从睡梦中被叫起来的姑臧令辛岩急忙赶来,气急之下认为阎曾妖言惑众,这种以先君之命要挟州牧的人必须严厉处置,否则大家以后有样学样,那还不乱了套? 可是张茂却没有这么做,他说:“我确实劳累了百姓。阎曾传述先君之令,怎么能说是妖术呢?” 太府主簿马鲂也跟着劝谏说:“现在世上祸乱未平,只能崇尚道德,不宜兴起劳役大肆修造雕饰亭台楼榭。而且连年来,逐渐感觉到各种事务一天天比以往奢侈,每次修造经营,轻易地违反常规制度,这实在不是士人百姓对明公所期望的。” 于是张茂承认是自己的过错,下令停止修造劳役。 其实,当时灵钧台的一期工程已经修造完毕了,所有主体建筑也成了规模。张茂担心真的造成劳民伤财,所以就顺水推舟,反倒还挣了一个虚心纳谏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从此,阎曾就成了千金买来的马骨,更是大凉诤臣的榜样。 张茂问阎曾是否要做案牍之臣,阎曾当然不会做此选择。他抬起头,正对上了张茂只是他的眼睛,只觉得一股威压瞬间笼罩全身,即便是以狂士自居的他,鼻头也不由一瞬间冒出一层细汗。 果然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哪怕君是仁君,也不例外。 他连忙躬身道:“下臣不敢······” 张茂摆了摆手,让身体在双腿上坐得更舒适些,开口道:“那子非便和吾说说,对于犬侄,你怎么看?” 自古为臣子的,无论何时何地,谈论主上都是不敬,也极易招惹祸患。何况如今要阎曾在现任大凉国主面前评头论足他的唯一继承人呢? 不过,阎曾毕竟是阎曾,他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犯颜直谏的勇气,那么他在张茂眼中就会毫无价值。想及此处,阎曾终于不再犹豫,撩起衣襟跪地稽首道:“主公明鉴,世子自幼聪慧,十岁能属文,实乃天纵之姿。可······” 言及此处,阎曾抬头直视张茂道:“可世子往年常夜宿于娼妓之所,性子惫懒,不参政,不知兵。虽然近来不知何故,让世子大有改观。但到底还是年轻,做事多有冲动之举,常常不顾后果。方今之乱世,我大凉内有豪族之患,外有敌国觊觎,看似国势渐盛,实则危机四伏。若以世子承业,无十年历练,恐难成大器······”说罢,阎曾伏身于地,再也不敢言语。 不得不说,阎曾所言还是比较可观的。当然,这和穿越后的张骏没甚关系,都是之前那个“张骏”的锅。不过别人根本不知情,只能把张骏做综合考量,所以自然需要多多历练。 半晌,想象中的雷霆之怒并没有降临,阎曾大胆地微微抬起头,见张茂只是微微闭起了眼睛,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榻沿,仿佛自己方才所言,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吾果然没有看错人,你起来吧”又过了许久,张茂长叹道。 阎曾并没有起身,他再拜道:“下臣本是布衣,于武陵打渔为业,之所以不远万里赶赴大凉,便是想辅佐我汉人明主,荡平蛮夷。主公不以寒门卑贱,更是宽宥臣的狂放无礼,拔擢臣以起居令史一职,下臣无以为报,唯有竭心尽力辅佐主公,以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 阎曾的话让张茂回想起了两人的君臣际遇,他也不由动容,连忙起身虚扶住阎曾,道:“子非,起来吧,吾知你忠心,这大凉上下,也唯有你是南来之人,正所谓旁观者清,吾不问你,又能问谁呢?” 阎曾也十分感动,起身搀扶着张茂道:“主公麾下良将如云,谋臣如雨,阎曾何德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