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乱世命主! (第2/2页)
,庶不过一逃犯尔,呵呵,庶多谢将军活命之恩。” “元直文武双全,这些山匪,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罢了。” “像先生这般大才,沦落这番田地,甚是心痛。” “当今,天子年幼,朝廷被jianian人所掌,致使天下大乱,百姓受苦,绣只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能力挽狂澜尔!” 张绣文绉绉的感慨了一番,眼神火热的盯着徐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咆哮,“快,快拜我为主!” ………… 却说徐庶见张绣一直盯着自己,心想“这个张绣一直盯着自己,莫不是这人有龙阳之好?” 又想到好友曾说,这些达官贵人有这方面的癖好,当下一机灵,道:“呵呵,多谢将军,方才这一场大战,庶恐有所闪失,庶先行告退!” 说完,也不等张绣回答,便快马朝着自己后方的马车而去。 张绣一愣,“喂,说好的猪脚光环,说好的倒头就拜呢?” 我曹,剧本完全不对啊? …… “元直,那是何人?怎么不请恩人过来一叙?” 气质不的老者捋着胡须笑问道。 在老者的眼中完全看不出半点惊吓,满地的尸体,残肢碎屑,仿佛都与他无关。 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先生,那人是宛城的张绣,庶因担心先生,先行回来看望。”徐庶撇了一眼先生,有些心虚的道。 “吾还不知汝的心思,还不快去请将军过来一叙。” “喏!”徐庶不情愿的应了一声。 张绣看见徐庶又走了过来,急忙拍马上前,拱手道“某乃粗鲁之人,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先生勿怪!” 徐庶本来很不情愿,突然张绣又是行礼又是道歉,让徐庶俊脸一红,赶忙回礼道:“先生之名不敢当,方才庶担心家师安危,有失礼仪,还请将军勿怪!” “家师有请,烦请将军移步一叙!” “尊师有请,敢不从命!” 俩人视一笑,策马同行。 不一会儿,看见一老者,年约四十,气质非凡,面露微笑,令人一眼就能联想到世外高人。 一个帅气的下马,做辑道:“绣见过先生。” “庶民司马徽见过将军。”文士笑道。 “水镜先生之名,绣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此生无憾矣!” “呵呵,‘水镜’不过是老友吹捧罢了,不值一提。” 张绣正要开口。 这时从马车上走下三人,对着张绣躬身行礼,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张绣移目望去,带头的是一个少年,眉清目秀,举手投足之间有浓郁的儒家味道。 少年身旁,是一位少女,带着面纱,举止优雅,身后是一位稚童躲藏着,探出半个脑袋,眼神闪躲,似乎有些怕生。 张绣回礼笑道:“举手之劳,何须如此重礼,凭元直兄的武艺,不需要吾出手,亦能破敌…” 又是捧了一下徐庶,让徐庶连称不敢当。 “对了,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在下琅琊诸葛亮,这是家姐诸葛玲,从弟诸葛诞。” “我艹!”张绣震惊的爆了粗口。 “嗯?我艹是何意思,说着倒是很有味道。”诸葛亮念叨着,很是认同的问了一句。 张绣挠了挠头,“这是我一句家乡话,用来加强语气的词语。” “哦!”几人认真的点了点头,一副我懂了的样子。 看着众人的表情,张绣突然联想到了一幅诡异的画面,诸葛亮摇着羽扇,仙气十足,突然一句‘我艹’,画面太美…… 一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渐渐熟络起来,胡车儿等人也回来了,众人收拾一番从新出发。 一路上,张绣凭借着后世的经验,把徐庶一行人,逗得开怀大笑,就连水镜先生也偶尔搭上几句。 感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张绣下马深深一辑礼,问道:“吾常听人说水镜先生素有识人之名,不知在先生看来,某何如人?” 张绣突然的一问,令每个人都停止了交谈,都想听听。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天下英雄辈出,数不胜数。 这个时代,又是最糟糕的年代,讲究名士效应,名士一言可定人前程。 而作为名士中的翘楚,司马徽一句好话就可以让自己一步登天。 司马徽眼睛微微一缩,也不说话,就这样平静的望着张绣。 目光如剑,仿佛能看穿人心。 张绣强按下心中的胆怯,与那道目光对视。 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 就在张绣撑不下去时,司马徽大笑道:“人人都说曹cao〖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雄〗,吾观汝更甚之。” 张绣不解道,“先生此话何解人。” “子乱世之命主也!” 司马徽一句话使得众人动容,徐庶看了一眼张绣,若有所思。 “多谢先生!”张绣喜出望外,万分欣喜道。 诸葛亮转了转眼睛,心道:“这张绣志向不小啊。” 看着张绣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一人,俩耳垂肩,双手过膝…! 诸葛玲眨巴着大眼睛,升起一丝柔意,诸葛诞颇为崇拜的望着张绣,小手抓的更紧了。 张绣冷静下来,再一次行礼道:“先生大才,不知可有出仕之意?绣必以重位以待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