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列国来信 (第1/2页)
随着公元前的457年春节的到来,几家欢乐几家愁。 晋国王宫,这一年的春节无疑是他最难受的一年,无论是年前的祭拜天地,还是过年时的祭拜祖先,晋公姬凿总是难以提起精神来。 过年期间也是冷冷清清,没有一位大臣前来祝贺新年或者是给国君拜年。 这样的场景徒增了晋公姬凿对于四卿的怨恨,“哼--,我叫你狂,总有一天我非收拾了你不可。”他等待着正月十二的到来。 不过既然有的是时间,那就利用这么充足的时间来做一些用意义的事情。这一年,晋公姬凿一破常规先后向秦国、周王室、楚国、卫国、鲁国以及自己的敌国齐国等分别派人送去了祝贺新年的礼物和祝福。 这一不同寻常的做法,虽然引起了四卿的注意,但是当他们把派出去的内侍们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也就只好放行了。 相比之下,晋国四卿的府里可就不是一般的热闹。 过年期间智瑶回到智氏的宗庙所在地--郇城,在这里他与智氏的兄弟叔伯们在一起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之所以选择郇城,智瑶觉着正是因为有了郇城抢夺国君领地开始才有了智氏封邑的再次扩大,这一次智氏获得了决定性的收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对国君领地的瓜分,智氏在原有的基础上,几乎扩大了一倍的封邑。作为宗主,智瑶岂能不高兴,岂能不感谢郇城这个智氏的根据地。 于是在郇城这个地方,智瑶与智氏的族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更是庆贺取得成绩,好不热闹,好不开心。 晋国副卿赵无恤则是在新年到来之前带着儿子赵嘉、家臣张孟谈,以及将军邮良、司马寅、新稚狗等人前往邯郸、邢城、坝丘等新占领的封邑,一一查看了百姓的过年情况。除了给当地的士绅拜年之外,还给穷困过不起年的百姓送去了粮食和半斤腊rou,这些东西放在今天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放在春秋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百姓岂能不感恩戴德。等赵无恤把这些事情办完,回到晋阳时已经是大年三十了,晋阳城的爆竹声已经响彻了夜空,赵无恤抖落身上的雪花,踏着“咯吱咯吱”作响的雪花,回到府里,此时夫人韩俪已经招呼母亲翟氏和孩子们,准备吃年夜饭了。 “夫人,年夜饭可是讲究团圆的,没有了夫君的年夜饭吃着可不香哦!”一回到屋里,赵无恤对韩俪开玩笑道。 韩俪白了一眼赵无恤,“怎么现在才回来,我还以为这个年只有我们几个人过了呢?” “上有老母、中有夫人、下游孩子们的等候,我岂能有不回来的道理。” “好了,别贫嘴了,赶紧坐下来吃饭吧,再说饭菜可就凉了。” 赵无恤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说着这次出门的事情,一边开始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好不快乐。 魏氏宗主魏驹由于这次打通了魏氏沿着大河一带的封邑,心情比起平常来好了许多,还没到年关就跑到智瑶府上喝了几场酒,随后又热情邀请智氏的重要成员前来魏府喝酒,同时还送给智氏不少的礼品。魏驹心里清楚,如果没有智瑶的安排,他是不可能打通魏氏封邑连成一片,从内心里,魏驹对智瑶有一份感激之情在里面。 作为四卿中实力最小的韩氏,这个年过的与以往并没与什么不同。虽然在瓜分国君的领地中,韩氏也得到了不少的土地,但是相对其他三卿大量扩大封邑的程度来说,韩氏就少的可怜了。在别人不断强大的对比下,韩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实力上与其他的三卿的差距更大了。除了过年的应有的程序进行完之后,韩虎原本想去赵府坐一坐,结果一打听,原来赵无恤并没有在绛都过年,韩虎只好悻悻的回府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大年初五过后,智瑶赶回绛都准备在这里宴请三卿,虽说平常大家心存芥蒂,但是在瓜分国君领地这件事上,四人还是能够共进退,就冲着这一点智瑶觉着也应该在一起热闹热闹,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于是便给三卿发了请帖。 到达绛都智府,智瑶叫来管家,“这几天有没有收到各位大人的消息?” “韩魏两家的大人都已经赶回绛都,赵大人由于路远,还没有回来,估计也快到了。” “嗯。府里这几天准备的怎样了?” “饭菜早就准备好了,酒年前也酿好了。” 听完管家的汇报,智瑶比较满意,正准备回身去屋里稍作休息,必定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从郇城一路过来,他都快冻僵了。 “大人,周王室来信了。” 智瑶愣住了,这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