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大浪淘沙话浮沉 (第2/4页)
咤风云了,我却经常钻到乡下去管理山场!我这十几年来都没什么变化。”一谈到自己,老幺倒是没词了。 “现在的老幺果然已经蜕变为老妖了,狡猾得很!总是生怕大家知道他有钱,会合伙来抢了他似的,开始玩起低调来了。还是我来帮他说吧!”方明接过话头,说道,“他现在光在南山的几个乡镇,经营的杉木林面积就达到上万亩,是南山市名符其实的‘杉木大王’。在接下去的这几年里,他栽种的杉木将相继达到伐龄。按目前市场的价格来算,光这项资产就达到了好几个亿,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富翁。别看他这十几年来不显山不露水,这才叫不鸣则已,一鸣惊死人呢!他还整天开口闭口地说羡慕我呢,真不知是哪儿对哪儿!” “是啊!我们兄弟几个,个个都是大手笔!来,我们以茶代酒,为大伙儿干一杯!”苏阳高兴地提议道。放下杯子,为大家续满茶后,苏阳又对老幺说道:“原本在众兄弟中,你最多话——不然也成不了大家心目中的活宝了。可前些年大伙儿聚在一起的时候,你却总是说得最少。我不了解情况,也不好多问,所以对你的情况反而了解得最少。今天明子把你的老底都兜出来了,既然有这么精彩的人生经历,就该让大家一起分享。还是趁着今天这个好机会,把你这些年来的创业史,详细具体地跟我们聊一聊,也不枉我们几十年的交情。今天就只有我们哥儿三个,你就老老实实地把该补充的东西都作个补充。我们都洗耳恭听!” 老幺这回被逼得躲不开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其实我的那些过去,都只是不值一提的辛酸史。不像几位兄长那样,干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你们也很清楚,大家读高中都是历时三年参加一次高考,我却是历时六年参加过四次高考,可结果却连大学的门都没资格踏进。当时呀,羞得我就想找个缝钻到地下去,或者是希望自己马上能从人间蒸发了——简直是连寻死的心都有了!后来大家都劝我不要再补习了。我也知道自己身上似乎欠缺点什么,不是考大学的料。不过,如果要让我辍学之后再回到村子里去,我不但心有不甘,还真是无颜面对家乡父老。说心里话,我当时连明子的土产公司都没脸去,就怕在霞阳遇见那些老乡们。幸好兄弟们都肯关照,让我能留在南山,帮着猛子打理业务,还算找到个落脚点。” 苏阳和方明知道,这是王老幺的心酸处。听得出来,讲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声音特别低沉。两个人都不觉地轻叹了一口气。 老幺又接着说道:“在笋菇市场做调度,收入确实还不错。我跟猛子性情相投,工作上配合也很默契。也许那时是年青人的心性吧,总觉得日子过得相当充实而多彩。按说像我这样的乡下青年,刚到城里就能有这么一个局面也该知足了。只是这里的调度也是块肥rou,社会上有很多人都眼馋着呢。周猛当初就被人家用阴招坑害过,如今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就得想办法巩固自己的利益。我刚到的几个月,总有人要插手进来抢生意。我们只得整天都想着算计别人,又要防着被别人算计。带着几个小兄弟使尽浑身解数,明招阴招全用上了,总算把入侵者全都挡在市场门外。那两年确实也赚了些钱,但总有种刀头舔血讨生活的感觉,心里很不踏实。” “嗯!”方明接道,“我听周猛讲过,当时社会治安不稳定,想在那种地方赚点钱,还真是每天都要冒着流血亡命的危险呢。” 老幺点了点头,又说道:“后来,南山市各乡镇的杉木到了伐龄,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当时水口镇的杉木又多又好,刘起又在那里当镇长。朝里有人好办事嘛,所以我们都选择到那里承包林场。当时明子也参加了,大部分资金还是他出的呢。那场生意由四个兄弟一起联手合作,是我出道以来最多兄弟参与的一次。那时虽然不像电影里播的那样,要经历什么艰难挫折的考验,才能巩固兄弟间的友情,就是众多兄弟一起共事的感觉,就让人觉得情义满满的开心无比!当时在林场干活的时候,总觉得好像重温了当年球赛时,兄弟们相互配合的默契。那种美妙的感觉我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方明说道:“是啊,我也喜欢那种感觉!只要跟兄弟们在一起,心里就像有了依靠似的不再觉得孤单。有时跟大家坐在一起,即使不用说话,心里也有一种满足感。” 苏阳一边听着,一边微笑地点着头,说道:“这就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友情。可惜跟大家相比,我享受这种友情的机会要少得多!跟你们相比,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的最大遗憾了!” “这就是所谓的有得必有失吧。不过,你虽然不经常跟大家聚在一起,但跟兄弟们之间,心与心还是靠得非常近的。这点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我又要比另几个兄弟感受得更多一些。”方明对着苏阳安慰道,转而又对着老幺,说道,“我们扯远了,还是继续讲你的吧!” 老幺点了下头,说道:“那单生意我们赚得比较多,可惜的是大家很快就散伙了。周猛在社交上很有手腕,他借着这个林场的生意,认识了行业里的许多重要人物,很快就把生意做到南山的各个乡镇。每到山场发包前,他总能跟相关人员打好交道,做好准备工作。发标时又带着道上的名角去镇住场面。这样争取到的生意当然赚钱,只是我仍然在为他担心。因为这种搞定黑白两道独占独吃的事,只要有一次出了意外,就可能让以前的奋斗成果全都重归于零,甚至还更严重。我有好几次劝过周猛,要他收手不干,反正手头上已经有了些本钱了,还是转型改行把日子过得安稳些吧。可他当时踌躇满志,又正在兴头上,哪里能听得进去呢?可能我真的不适合过这种生活,整日里总是觉得心悬得老高,日子过得一点都不踏实。又见到周猛的各项生意都比较稳定,便决定抽身出来。” 老幺讲到这里,脸上显出了几分无奈的神情,摇了摇头,又接着道:“做过两场杉木买卖后,我就想过了,照眼前的这种速度砍伐下去,就是有再多的山场也来不及生长。将来的木材价格一定会不断见涨。那时我的心里就产生了到农村植树造林的想法。所以每到一个乡镇,我就留意有没有可以利用的闲山荒地。遇到机会就把它的使用权买下来。那年杉木和桔子的价格跌得非常厉害,倒是给了我很多的机会。有些村子砍完杉木后,不知道该继续栽种些什么,眼前的形势又让大家觉得种什么都不赚钱。所以村民们都不愿意承包山场,很多山地没人经营,都开始丢荒了。我跟着周猛干了几年,手里也有了些积蓄,就借机用低价把这些山场的使用权拿下来了。” 说到这里,老幺脸上现出了笑意——毕竟这是人家的得意之处嘛。停下来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他又接着说道:“后面的日子过得可就比较艰苦喽!为了节省些开支,我整了块地自己育苗。每拿下一片山场,就在当地找个本份又精明的农民作关系户,请他帮忙组织民工帮着辟山、炼山、种树。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因为种植的山场面积不大,自己又有着满腔的热情,所以每天都跟着大家早出晚归地干。后来我在几个乡镇都有了山场,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便改变了管理方法。让民工们承包作业,我只作最后的验收,合格后我再付给工钱。这种方法让我轻松了不少,只是仍旧得每天在几个乡镇的山上奔忙。 “这样的忙碌虽然又苦又累,可是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最让人觉得头疼的,其实还是资金问题。造杉木林是个长远的投资,在开头的几年里,基本上是只付出没收入。只是在杉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