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盛唐_淑妃失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淑妃失势 (第1/2页)

      自从李漼登基以来,他上早朝的时间基本上很少了,从五天一次早朝,渐渐变成了十五天一次早朝。

      这一天天色还是黑沉沉的,但大街上已是马车随处可见,马车右辕上,橘红色的灯笼上写有主人的官衔和姓,比如工部侍郎崔,这就是工部侍郎崔慎的马车了,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夹杂着骑马的官员,浩浩荡荡向丹凤门方向驶去。

      此刻卯时未到,丹凤门广场上聚满了官员,他们正两两低声交谈。这时,含元殿上传来一声浑厚的钟声,一名殿中监官员走出来高声宣道:“卯时一刻已到,升朝!”

      丹凤广场上数千名官员立刻排成了两队,大唐的朝会有小朝、中朝和大朝之分,小朝主要是临时有要事才召集的朝会,这是由从以上官员参加,一般在紫宸殿或者延英殿举行,讨论军国大事。

      而中朝一般是指每天早上的朝会,五以上职事官都要参加,这是大唐最频繁的朝会,像的朝会也是属于中朝,大多在宣政殿举行,但今天在含元殿举行,官阶又降到七以上,不限职事官,这就有大朝的意思了。

      大朝是每年五月初一和外国使臣集体觐见时在含元殿举行,京官九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其隆重。

      “百官进殿!”

      千余名官员分成两列,左列由中书令赵隐率领,右列由尚书令崔彦昭率领,按级依次排列,走上高高的龙尾道,向气势恢宏的含元大殿鱼贯而去。

      含元殿极为宽阔,南北长四千余步,东西广五千余步,可容纳万人,它巍峨地屹立于龙原南沿之上,目远眺,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

      群臣进殿,从以上官员都有席位,可坐听朝政,而四以上官员都在后面站立,按三省六部九卿五寺以及散官的顺序依次排列。

      大殿里窃窃私语,议论着今天早朝的内容,今天早朝就只有一个议题,岐王在凤翔的新政。

      “皇帝陛下驾到!”

      殿中少监一声长喝,官员们纷纷站起身,大殿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只听一声钟响,四十名宦官分两列进入,紧接着是近名御前带刀侍卫鱼贯而入,腰挎银装仪刀,手执玉锤金戈,分列玉阶两边,最后是十六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簇拥着大唐天子李漼进殿。

      因为今天是正式临朝,李漼身穿绣龙大裘,头戴天衮冕,白珠九旒垂在面前,小五子立在他身后。

      李漼坐定,环视了众臣一眼,众臣一齐躬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响亮,李漼满意地点点头,一摆手,“众爱卿平身!”

      “陛下有旨,百官归位!”

      “谢陛下!”百官纷纷返回自己的队列,各位高官也坐了下来。

      “陛下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奏!”王宗实站出来说道。

      “准奏!”

      “诺!”王宗实说道:“岐王在凤翔实行新政,弄得天怒人怨、民声沸腾,加之岐王大肆屠戮异己,臣恳请陛下制裁岐王,以正国本!”

      上面龙榻上的李漼脸色早已经变得阴沉难看,岐王那是自己最为喜爱的儿子,整个大唐又有几个人不知?王宗实居心叵测,故意给朕难看!

      接下来又有几十个官员出列告发岐王李健实行变法,意图不轨!李漼发现这些人当中不仅仅有王宗实一党的,还有阉宦一党和几个世家门阀的代表,如果说只有几个官员或者十几个官员,李漼也许会乾纲独断将此事压下来,可是这里面几乎每个党派的人都有,这让李漼有些难办了。

      李健扫了众人一眼,自然知道众人的意思,这种所有党派几乎全部参奏儿子,肯定是儿子惹了众怒了。众人都知道李漼对李健这个儿子那是极其宠爱,“此事容后在议!”李漼迟疑了片刻说道。

      “陛下三思。”众大臣纷纷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这件事情朕会考虑的。”李漼顿时反应过来,心中微微有些不满,摆了摆手说道:“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吧!你们都退下吧!”说着自己站起身来,就进了后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