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朝会激辩 (第2/2页)
健连忙不动声色地拱手说道:“儿臣遵旨!” “陛下,臣有一事想启奏陛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有力而浑厚的声音传来,李健望了过去,又缩回了脑袋,这么快就等不及了吗? 对方正是王宗实的人,一个四品的小官,却还不知马王爷有几只眼,对于收拾这样的人,李健还真是不屑一顾。 “哦!爱卿请说!”李漼面无表情地说道。 “臣这里有一份岐王殿下为政凤翔时,为了给流民土地,巧取豪夺三大家族以及诸多地主豪强的土地,最终恐怕事情败露,便丧心病狂地将其所有人一共两千四百三十七人全部斩杀!臣请陛下为死去的冤魂做主啊!” “混帐,你是在说朕教子无方吗?”果然,宝座之上传来一声暴怒来,却见李漼怒火冲天,将一个奏折从宝座上扔了下来,差点砸中那个官员。那官员本就不是什么胆大心细之人,之所以出来的如此之快,皆是因为想要给自己的主子邀功,可是他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大发雷霆,顿时浑身瘫软趴在地上。其实不光他没有想到,就是底下的所有大臣以及李健都没有想到。 李健看着怕的要死的官员,苦笑着摇了摇头,何苦呢?自己既然做了这么多事情,又怎么可能会给你们抓住把柄?顿时出列拱手道:“父皇,儿臣有话说!” “三郎,有什么话就说吧!”李漼瞧了一眼李健说道。 “三大家族以及各个地主豪强皆借天灾之机会,暗中侵吞霸占流民之土地,致使无地可种的灾民达到七万余众,儿臣恐日久生变激起民变,于是购买那些人的土地,谁知道这些大家族中的私兵部曲竟然有千人之多,他们趁儿臣出外巡视的时候,聚众三千兵马,意图刺杀儿臣,幸亏儿臣侍卫骁勇善战,加之援兵来的及时,所幸儿臣并无大碍。这些是儿臣搜集的证据!” “好,赶快呈上来!”李漼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小五子示意了一下,那小五子赶紧小跑了下去,准备去接李健呈送上的证据,等到李健拿出来的时候,他面色顿时变了,只见李健拿出来的哪里是几张白纸证据啊,这都得就差装订成册了。小五子迟疑了一阵望着李健,见他面色不变,也只得将证据送了上去。 “混帐!你们就是这样为朕治理天下的吗?”李漼看了几页之后再也压不住心里的怒火了。 所有人都低下了平日高贵的头颅,王宗实看了杨复恭一眼,那意思是说该你了出场了,杨复恭知道躲不过去了,连忙回头看了另一个官员一眼。 “陛下,稍安勿躁,臣这里也有一些东西呈上!”一个官员站出列说道。 小五子又一次跑了下去,这一次呈上来的是一卷丝绸,李漼拿起丝绸看了一会儿,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双手就这么静静地拿着丝绸不放。 底下大臣看到上面的李漼沉默不语,自然也是屏气敛息,互相用眼神交流,李健却是皱着眉头,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啊,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是什么东西能够让父皇如此谨慎不已? 李漼收敛心神,对众臣缓缓道:“今天的凤翔一事,想必各位爱卿已经知晓,岐王李健剿灭凤翔境内所有盗匪,并筑安定一城来安置七万流民,重振了朕的大唐天威,其功在社稷!” 李健听到这里心里一沉,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既然父亲李漼把话说在这个份上,那么接下来绝对是有转折的,果然李健打算继续听下去的时候,李漼开始转折了。 “然岐王李健为政经验不足,也造成一部分无辜者被杀,如此裁撤岐王李健凤翔督军使一职,调河东节度观察使郑从谠为凤翔督军使,岐王李健为北都留守、大同防御使,留朔州节度大同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宗实和杨复恭相视而笑,大同军总共只有七千兵马,再加上岐王李健归河东节度使管辖,岐王李健再也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了。这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完了吗?一切的努力都完了吗?……”李健再也没有刚才的意气风发了,说到底李漼终归是对他起了疑心了,十六年的父子之情竟然比不上几个月的甜言蜜语。 “呵呵!大唐!我的大唐!……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