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殇情缘_离殇,我自以为是,原道一切都是骗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离殇,我自以为是,原道一切都是骗局 (第2/2页)

初,回到时却但是深冬,当初鲜衣怒马,现在缠绵病榻,她也只能自嘲笑笑。。。。大军回京行至永昌,京中来信,肃亲王妃求旨大军归来日,四皇子与墨云霜大婚,众人道双喜,双喜!皇上应允!!!!轻颜闻之此消息,当即吐血晕倒,醒后道,母妃啊,亲人啊!!!你们真倒是知道如何给我心上一刀,呵,呵呵呵。

      因着大军顾念郡主身体,便是行军缓慢,可是再慢又是如何呢?半月以后也是到了京都,时至傍晚,皇上令城外驻扎,明日入城。只听到城内鞭炮锣鼓声声入耳,轻颜难以入睡,这深冬夜晚倒是飘起雪花来,倒是极冷的,自心脉受损,重伤未愈,身体越发怕冷了,想回榻上安歇,只是这帐中炭火越发让她不适,竟咳了一夜未安眠,第二日天渐放晴了,大军入城,这触目所及一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皇上率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亲下楼台迎接。

      大元帅受宠若惊,却也知晓,皇帝此举是为了谁?只可惜郡主始终不露一面,元帅恐皇上怪罪,道:请皇上恕罪,郡主重伤,望皇上开恩,众军见此也是三呼万岁,再呼恕罪。好道,皇帝并无责怪之意,众将领献上投降书和战利品,皇帝赐酒,众军回南大营休养,将领随百官参加夜宴。。忽听有人来报,郡主身体不适,不参加夜宴。。。皇帝立即下令御医等随其回府诊治,可是,来报着称,郡主不愿回府,已经安排好了下榻烟雨楼。。。皇帝只得作罢,随她喜欢罢了。。。。从始至终郡主不见任何人一面,不曾开口一句话,肃亲王府众人想要上前,只可惜郡主亲身护卫十八人皆奉命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三丈以内,违者杀!!!!他们又何尝不知她的怨,她的恨,他们又有何颜面再扰她安宁,王爷道,王府中一切安排妥当,在外不适便回家吧!!!!却是没人搭理他们,轻颜在护卫下绝尘而去。

      多日以后,郡主面见圣上,不知道谈了些什么,皇上下旨:慕阳郡主,战功卓越,特赐封一品护国郡主,赏黄金万两,随时入宫之权,可不参加任何宫宴,城外十里桃花林赐予其休养身体,无召见着不得擅入,违之由郡主处理,生死不论。自此后,郡主离城休养,直到……四皇子大婚,她终是去参加了,男子气宇轩昂,女子千娇百媚,排场之大,举国欢庆,她的到来,所有人皆是一惊,她面色苍白,仿佛下一刻便会被风吹走,再想起年前她放歌纵妈,快意人生,世人也只道是世事无常啊,随之的震惊是她送了一份大礼,还有一句恭喜。皇子婚后便会出宫立府,这皇子府倒是气派非凡,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她实在是不再习惯这热闹非凡的景象,便是寻了个由头到后花园中透气。

      她自嘲的笑笑,当初她也是极爱热闹的,如骄阳般的热烈,如今不过一年光景,她却是如过了大半生了,心如死水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倒是走到了一个听雨水榭,倒也是乏了,想进去谢谢,不知却是遇到了首富之子南萧,兄长轻流,和丞相之子镜年,这三人与宫暮绝合称京都四公子,个个是人中之龙,往日因着轻流倒也是分外熟悉的。只是如今,她想,已经没有再见的必要了吧。想着就要离开,这时亭中三人却是发现了她,出声唤她。。。南萧道:郡主可是真心打算此生不与京中人再有任何瓜葛。镜年又道,颜meimei,怎的与我等这般生疏了,怪莫怪不想干之人才好。而宫轻流只得在一边执酒苦笑。轻颜终是提步进了这亭子,却又一言未发,仿若她当真不存在般。。。轻流上前道:meimei的怨,meimei的恨,兄长皆知,我和父王母妃等又有何颜面求meimei原谅呢????轻颜望着远处的天空说道:什么恨?什么怨?与我这个不相干的人又有何关系呢?轻流又道:你怎能不怨不恨啊?你宁卧沙场,不愿留于京都,你自回京,把我们皆为闲杂人等,你愿下榻酒楼,愿在城外休养,都不愿踏进王府百丈之内?

      轻颜轻笑道:我怨什么?怨男子负心薄情?我恨什么?恨她背叛欺骗我吗?呵呵,你们错了,我只是看清了,看轻了,这天下,这天下人把我当傻子一样戏弄,我还自以为在幸福之中。。我笑自己太天真。把感情看得太重。如今死过一次,倒也是有了新的心境。不过,我替曾经死去那个人,问你们一句,问天下人一句,为什么???

      三人闻言皆是一震。是啊,为什么?为什么?如今她这般伤痛,皆是最亲最爱的人给她的,当初她的母亲只一句她比云霜坚强洒脱,这天下人就把所有的伤痛全部强加给她。他们护着那人一世安好,却无视她遍体鳞伤,如今,她不怨不恨,只问了一句为什么????到头来我们都忘了啊,她,终究也只是一个女子啊!!!!只怕如今真如她所说,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吧!!!

      她无言的笑笑,转身离去了,翌日,皇帝下旨,郡主病深,这深冬天寒,不适其休养,令郡主阳城养病,沿途各州县好生照顾。圣旨下,郡主轻颜立即带上护卫仆人出京。而昨日夜,轻流三人将郡主之言传与王府。……在听说郡主要去阳城休养且郡主下令即刻离京时,肃亲王,王妃和四公子,包括新婚的四皇子夫妻俩,匆匆赶至城门,只可惜晚来一步了,她走了……不知道她下次回京,又是什么年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