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入碧水城,天人永隔琳琅悲 (第2/2页)
说道:“大人府门的碧水青天四字不错。”丢下这话,闪身出门,武蛮和姑苏七子紧跟而去,留下闭目冥想的府台。 出了衙司,从栓马柱解下缰绳,慕北陵翻身马,抖起缰绳,策马往城南奔去。 琳琅夫人一身忠烈,晚来却死在异国他乡,于情于理他都想去坟前柱香,聊表心意。 古蔺庵并不难寻,在城南靠近山脚的地方,此处颇为幽静,庵前有一条不宽的小河沟,一些近的百姓正在河沟里盥洗衣裳,河有一座石桥直通庵门,远远可见袅袅香烟从庵升起,直入青天白云。 慕北陵驻马庵前,耳旁传来宥鸣钟声,那是有人在坐祷告此有的声音。 步台阶,庵门不大,仅仅可供两人通行,进前院,迎面走来一素衣老尼,捻手胸前,躬身说道:“施主,此处只迎女香主,还望施主见谅。” 慕北陵双手合十,拜下说道:“小子堂皇,冲突了贵刹,只是实属无奈,还望师傅见谅。” 又道:“小子贵刹是想寻一人,她叫琳琅夫人,听说前段时间羽化登仙,小子乃受琳琅夫人故人所托,前来一柱安灵香。” 老尼下审视他一番,说道:“人既去,六根已尽,施主何苦再扰死者安息之所,施主心意老尼代为收下,他日扫墓只当为施主带话,施主请回吧。”说着要离开。 慕北陵赶忙唤声“师傅”将她叫住,躬身又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小子只想去坟给琳琅夫人磕个头,夫人本是西夜人氏,如今客死他乡,尸身不能回归故里,已是人伦惨事,请师傅开恩,让我这个同乡人去给夫人柱香,说说话,权当是夫人有家人相伴。” 老尼沉吟半晌,终是叹息一声:“孽缘啊,孽缘啊。”摇头转身:“施主随我来吧。” 慕北陵躬身谢过,吩咐武蛮他们在这里等候,跟着老尼往后面走去。 穿过一座宝殿,又穿过香台后院,来到一扇低矮柴门前。 老尼解下拴在门的铁锁,道:“墓在山半里处,周围还有其他亡灵安身之所,万望施主莫要打扰。” 慕北陵谢过,道:“请师傅放心。” 穿过柴门,沿着一条崎岖小道蜿蜒山,道路两旁重生荆棘杂草,看似常年无人整理,再往,路过一片翠竹林,来到一块刻意平整出来的山坡平台,平台零零落落安放这不下十座坟墓。 慕北陵视线扫过,见最近一座墓碑刻着“西丧薧琳琅之墓”,墓垒石还很新,左右两边立有松木柏树,正碑前摆着香冢纸腊,烧过的纸灰静静在罐,看似才有人烧过不久。 慕北陵轻叹一声,走进碑前,从放着的一束竹香抽出三根,点燃,竖在胸前,对着墓碑躬身三拜,插香入冢。 退而合十再拜,道:“夫人一生薄命,北陵惋惜,记得当初若无夫人相助,北陵恐怕早成碧水关下的累累白骨,现在夫人躺在这阴冷之地,北陵纵然有心,也无力回天,北陵实在有愧夫人。” “其实北陵来寻夫人,本想和夫人说说话,先生告诉我夫人乃当世大才,有治国安邦之能,北陵无奈,被朝佞臣觊觎,逼出西夜,我那未过门的妻子也惨遭不幸,眼下岳丈云浪大将军,师承烽火大将军皆被囚于朝城,北陵惶恐,欲起兵西夜。” “然一旦造势,便再无回头之路,夫人泉下有知,望能给北陵下示,是做那叛国离经之人,还是做那保家护己之人?” 冢青烟袅袅,三柱香很快燃去一半,山风微起,吹动松柏沙沙作响。 慕北陵看着那四尺五寸的墓碑怔怔发神,回想起过往种种,不禁神伤。 “嘎吱”忽闻背后枯枝折断声起,慕北陵猛的回头,喝道:“谁?” 片刻后,只见一男子伫立在三丈外,面黄肌瘦,身着褴褛素衣,背背着个竹篓,双手袖在衣,正警惕的盯着自己。男子长得再平常不过,唯独那双清澈眸子,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落寞苍凉。 “你是谁?”男子走前,站在半丈处,手从袖筒里露出来,手背竟有着道道狰狞疤痕。 “你是,琳琅夫人的儿子?”见他背篓冒出一截白花瓣,应该是来扫墓的,再联想到琳琅夫人曾经说过话,慕北陵猜测此人应该是她的儿子。 “你是谁?”男子不作答,眼警惕丝毫不减。 /html/book/42/42791/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