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有灌有排 (第2/2页)
闷蛋立即说道:“那第五碗叫番麦。” 孙一:“哦,我们那里叫玉米,这第五碗粮食是哪里来的?” 闷蛋莫名其妙,“饿自己种的呗!” 孙一:“你们什么时间开始种玉米的?” 闷蛋挠挠头,“这饿说不好,饿爷爷那一辈就种了。” 孙一原以为明朝出现玉米是个“奇迹”一般的存在,没想到玉米在明朝人眼里一点也不稀奇。 孙一心下大为感慨,一方面明末因为粮食短缺官逼民反,一方面改变全世界粮食产量的神级作物上门已经至少三代人。“万子万孙”都不得好死一点儿都不冤! 孙一诚恳地对闷蛋和其它明朝人说, “在我的那个世界,玉米是产量最多的粮食。产量多到人都吃不完,就拿玉米来喂牲口、酿酒、榨油、做淀粉。我们的世界可以有许多人不用种地,有人说就是玉米的功劳。” 闷蛋愣愣地完全想象不出来番麦会有那么重要, “这番麦,不,玉米自打崇祯元年大旱以后,在陕北就种不成了。” 孙一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大老远地跑到黄河边来种地。” 闷蛋点头,“即便是这黄河边,玉米也不一定长得好。这里地碱大,有的还是暗碱地。种的时候好好的,等伏天一到,碱全泛上来了。在这地方种玉米就象碰运气。” 巧了,孙一这次来河套顺路参观了当地博物馆,在后世的河套盐碱地依然是个问题,但政府有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 孙一笑着说,“我有办法治盐碱地。” 闷蛋眼睛一下瞪的牛一样大。在这里种地最头疼的就是盐碱地,别说有办法治盐碱地,就是有个办法能避开盐碱地都了不得了。 闷蛋的“大”侄子王二牛立刻忍不住“扑通”跪地,“求爷传授我们治碱地的办法!” 日塌天“呼”地立起,“求爷传授治碱地的办法!” 孙一毫不做作,“你们想学我就教给你们。” 明朝人立刻挤到孙一跟前,生怕离远了听不清。 孙一索性一下上了“桌子”: “乡亲们,你们知道,地里有碱就成了碱地。” “要治理盐碱地,办法很容易——用水冲! “盐和碱都能化在水里,只要’有灌有排’,盐和碱的含量就能降下来。” “有灌有排”其实就是后世河套治理盐碱地的口号。河套垦区以前只灌不排,造成了水中盐分的沉积,盐碱化越来越重。后来修了排水渠,利用流动的灌溉水带走地里的盐分,很快就把盐碱程度降了下来。 日塌天有些不可置信:“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孙一笑了,“越是简单的法子越是好法子;要是一个法子半天你都弄不懂,这法子十有八九是骗人的!” “爷说的有道理,有灌有排在黄河边并不难办。”,王二牛琢磨着说道。 闷蛋兴奋了,“要是这样子能成的话,这得凭空多出多大一片水浇地!” 陕北向来缺水,农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有一小块水浇地,都得象宝贝一样几辈人护着。 孙一笑笑:“狼山下面的一小片儿,就有一千万亩!” 闷蛋张着嘴合不上,老天爷,一千万亩,数字都大到想象不出来。 日塌天手发抖,声发颤, “这地方以后不就成了米粮川?” “自从榆林堡起了事,弟兄们把家小都托付给了我,然后一个接一个走了。” “他们指望我能给老小们闯出一条活路,可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熬一天算一天。” “天可怜见,降下爷来,几句话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我日塌天求爷能认了这魁首之位!” 说罢三个头磕在地上,不再起来。 —————————— 参考资料(作者注:和情节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跳过) 玉米在中国的历史 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平凉府志》:“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秫(高粱)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由此可见,到崇祯五年(1632),平凉府已经有了至少62年的玉米种植历史,足足三代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