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桃花源 (第2/2页)
淡的笑意…… 公元前206年夏,秦朝都城咸阳郊外。 营盘百里,金戈如林。在一顶帐篷内有一个中年人正在和一个青年交谈。 “和先生相交虽短短几年,先生学识才干子房十分钦佩,如今大事初成,先生为何执意离去?”说话的中年人正是刘邦的军师张良。 那青年淡淡一笑,“我于千叶能遇到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三生有幸。如今秦都已破,秦朝已亡,我心愿已了,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世人皆知我张子房足智多谋,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谁能想到皆因我有先生这样的奇人异士相助。如今秦朝虽亡,天下未定。先生再助我三年,天下可平定,到时功成名就,封官加爵,先生也可留名史册!” “名利之事,与我无缘,也非我所追求!”于千叶笑着说道。 正在此时,一军士进门来报,“禀告军师,西楚霸王邀请我王前去鸿门赴宴,我王请军师前去商议!” “此去凶险,十有八九有去无回啊!”于千叶叹气说道。 “可是如果不去,西楚霸王必然以反叛为由与我们开战,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张良也是一脸愁容。 于千叶思考片刻,说道:“你去告知我王,让他放心前去,我会亲自到楚营走一趟!” “有先生出马,我王肯定无忧!”张良欣喜若狂。 “这是我最后一次帮子房兄,全当是我对兄长这几年关照的回报!” 三十里之外,霸王项羽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犹豫不绝。 谋士范增还在一旁规劝,“今日刘邦鸿门赴宴,我王一定要当机立断,斩刘邦于席间,千万莫要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可是刘邦与我兄弟相称,而且处处臣服于我,如果下此毒手,恐天下人说我项羽不义啊!” “干大事不拘小节,大王千万不要有妇人之仁啊!” 正在此时,有一军士进帐来报:“大王,门口有一青年请求面见大王!” 项羽摆摆手,“我正商议大事,不见!” 那军士继续说道:“那人还让我传个话,说大王要杀刘邦,本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范增一听大惊,“此人竟然洞悉我们的意图,快将他乱刀砍死于帐前!” “且慢!”项羽伸手制止:“我倒想听听他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妙计!” 军士将人带进帐内,项羽见此人年纪二十多岁,貌似文弱书生,可是神情自若,似胸有成竹。 “先生是何人?有何妙计请速速讲来?”范增不耐烦地问道。 “在下于千叶,既是妙计,当然只愿献于霸王本人!” “放肆,我看你根本就是不怀好意!”范增冷冷说道。 “我闻听霸王有万夫不挡之勇,难道还怕我这个文弱书生行刺不成?”于千叶说着,依然面带微笑。 霸王阴沉着脸屏退左右,大帐中只剩他们两人。 于千叶忽然长叹一声,“并非我逆天行事,实在是受老友所托……”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霸王在帐内唤人,范增等人急忙挑帘而入。见那青年竟躺在霸王的床榻上酣睡。范增心中奇怪不已,他抬头望去,见霸王的右手食指上多了一枚鲜红的戒指。 “先生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他劳累过度,我准他在帐中休息,任何人不准打扰!”霸王吩咐道。范增虽然觉得奇怪,却也不敢多问。 这时,项伯觐见,“大王,刘邦差人送来很多奇珍异宝,并说他会准时前来赴宴!” 夜色初更,楚王营帐绵延几十里,灯火通明。 范增在帐中痛心疾首,抚胸长叹,“刘邦逃过鸿门宴这一劫,如同放虎归山,大王心慈手软,坏了大事!” 项羽手捻着那枚戒指,不以为然,“即使将来我与刘邦逐鹿中原,难道我西楚霸王还怕他不成?” 范增怒不可遏,伸手指点床上酣睡的于千叶,“一定是此人妖言迷惑大王,才铸成大错,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项羽脸色一沉,大声呵斥,“不得放肆!你等全部退下。马上给先生准备一匹快马,送他离去,谁要对先生不利,斩立决!”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多语,全部退到帐外。一会儿,见于千叶迈着四方步走出营帐。碰巧右边的大帐出来一位锦衣华服的年轻女子,两人的目光相遇,立刻被彼此吸引,场面十分怪异。 对视片刻,于千叶收回目光,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旁边的小丫环低声问道:“美人,难道你认识他?”那女子轻轻摇头,依然注视着千叶离去的身影。 这时,项羽踉跄着从帐中冲出来,手指远方,“快,快把那个于千叶追回来!”范增忽然发现,他右手食指上那枚鲜红的戒指已经不翼而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