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啸秦巴_第八十二章、王辛德安康当记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王辛德安康当记者 (第2/2页)

了个差事,不知合不合你的意?”王辛德问:“是干啥?”

      梁布鲁道:“今天凑巧,我给张司令送一份电报,正好《民知时报》社长董胖子也来向张司令汇报工作,我便借机向董胖子说,有一个亲戚从洋县来,想在报社谋个事做。董胖子经常到我这里来发报,我们很熟。他当即满口答应下来,说他们前几天刚开消了两个记者,正缺跑工商文教的记者,我给你应承下来”。

      王辛德道:“我在汉中学校里搞*时,办过杂志,有这方面的经验”。

      梁布鲁介绍道:“这个《民知时报》是安康军方的报纸,兼顾社会新闻报导”。

      王辛德道:“这样安排好,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军队里开展兵运,这样更方便我在军队中开展工作”。

      梁布鲁又说:“当时张司令还在旁边开玩笑,说我给自己的亲戚谋下了职业,叫我请客呢。我想,在适当时间,你与张司令见见面,对以后的工作有好处”。

      王辛德在汉中时,曾经主办过汉中第五中学学生会的刊物《第一线》,宣传新文化、新思潮。后回到洋县,创办并主编了中共洋县县委机关刊物《春雷》,文笔自然不在话下。

      第二天,王辛德在《民知时报》不远处,租了一间房子,把行李搬来,就去上班了。

      来到《民知时报》,按照报社安排,王辛德很快写出几篇报导,送董社长审阅,很得社长的欢心。

      这天,董社长把王辛德叫到办公室,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文风清新,文笔犀利,没有了其他人的八股酸臭气,我很欣赏,好好干”,好好夸奖了一番。

      王辛德为了了解情况,每天早上出门采访,晚上归来伏案写稿,到外县有时一住就是七八天。两个多月时间,跑完了安康十个县,出入各部队,摸清了各地的情况,接触了大量的人员,《民知时报》上每天都有王辛德的文章上稿。

      这一天,王辛德从紫阳采访完回到安康时,已是后半夜,他接着赶稿,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写完稿子,送交给社长后,已过了中午吃饭点,便出门准备找一家饭馆吃饭。

      一上街,平常热闹的大街上,今天却显得静悄悄地,只有三三两的行人匆匆而过。王辛德找了几家饭馆都是大门紧闭。

      王辛德感到奇怪,今天怎么了?回到报社,从包里翻出半块锅盔,就着凉水简单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王辛德来到特务三连,没找见王泰诚。又到迫击炮营,哨兵说营长和营附都被通知去司令部开会去了。

      王辛德问哨兵:“你们书记官在吗?”哨兵说:“他在,我给你叫去”。王辛德道:“不用了,我进去找他”。

      炮营书记官李克用,是今年新发展的党员。一见面,王辛德问:“今天什么情况,到处找不见人?”

      李克用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安康全城的商店、客栈都罢市了,听说省立七中几座学校的学生今天还要上街游行。张司令把长官都叫去开会,准备镇压学生”。

      王辛德问:“你知道市民为啥罢市吗?”李克用道:“听说今年摊派的捐税太重,前几天为收捐税还打死了人,引起了众怒,都罢市三天了,死人现在还在县政府门前街上摆着”。

      王辛德回到报社,带上采访本就往省立第七师范而去。

      第七师范在安康新城内。

      安康城外的这座城池,名为新城,其实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比老城规模略小。建在安康老城南边两里地远的高地上,城墙已残破不堪。

      王辛德来到新城北门时,城周围已布满了军警,王泰诚正带领弟兄们在城门口检查进出城的人。见到王辛德,王泰诚迎上前来,小声道:“这次终于把学生姓发动起来了”。

      王辛德道:“给大家交待了没?不可对学生采用强制手段,一定要保护好学生会领导和共青团员”。

      王泰诚道:“我已安排过了”。

      王辛德进城后,来到师范学校。

      学校cao场上聚满了高呼口号的学生,有的举着标语,有的打着横幅,群情激昂。

      安康县长正带着警察堵在大路口中间,高声在喊着什么,他的声音被学生的口号所淹没。同学们正一步一步往前靠,只听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冲出去”,学生象潮水一样冲出校门。街上的市民也加入到学生当中,组成浩浩荡荡的人流,往新城北门口而来。

      王泰诚见学生涌来,对弟兄们喊道:“快把城门关了,没有命令,绝对不可向学生开枪”。

      只见一名学生走上前来,质问王泰诚:“为什么不叫我们出城?反对贪官污吏,反对苛捐杂税有什么错?校长公然聚赌被学生当场捉住,县长为啥不处理?学校贪污学生伙食费为什么不给我们解决?”一片声的质问着。

      王泰诚喊道:“政府的事,你们学生懂什么?我只奉命在这里把你们拦住,有什么话给长官说去”。

      有人问:“你不叫我们出城,我们跟哪个说去?”

      有人在喊:“打倒军阀”,后面有人在喊:“跟他讲不清楚,冲出去”。学生一涌而上,把王泰诚和守门士兵挤到一边。打开城门,举着横幅,喊着口号,浩浩荡荡向老城而来。

      安康城门大门紧闭,城墙上到处都是当兵的严阵以待。

      南门城楼上,安康绥靖军司令张鸿远看着渐渐走来的学生,问副司令陈硕儒:“都准备好了吗?”

      陈硕儒道:“手枪连、骑兵连还有炮营都在城上集结,只等司令你下令”。

      张鸿远道:“好,作好准备,学生担敢冲击城门,就开枪,决不能手软”。

      陈硕儒道:“是”,一溜烟跑下城楼去了。

      张鸿远望着渐渐走近的学生,对手枪连长喊道:“作好准备,一旦学生冲城,就给我开枪,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旁边的参谋长王肃斋听到后,凑上前来道:“司令,要谨慎,万万不可开枪”。

      张鸿远不霄地问道“为何不能开枪?”

      王肃斋道:“去年春天,西安学生娃驱逐戴季陶的时候,驻军就开枪了。结果下令开枪的长官受到查办,万万不可开枪”。

      张鸿远道:“难道就这样叫他们胡闹?”王肃斋道:“学生嘛,他们意气用事,无非是看校长不顺眼,闹一闹也就过去了。应当答应他的要求,把校长撤了就没事了,不过——”,张鸿远问:“不过啥?有话直说”。

      王肃斋道:“我估摸着在学生背后一定有人在捣乱,事后要好好查一查”。

      张鸿远道:“你说的这个嘛,靠谱。好,眼前的这一摊子事,你来处置,好好安抚他们,什么要求都暂时答应下。过后,由情报部和县党务指导委员会追查是不是有共 在背后活动”。

      陈硕儒下城墙布置去了。

      张鸿远回到司令部,心中一直在想,难道在安康城里真有共 份子?联想到红军标语和兵站被烧的事,张鸿远心中始终是个疙瘩。

      欲与作者探讨本小说,请加扣扣:272441493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