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啸秦巴_第九十章、王玉辉舍家当红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王玉辉舍家当红军 (第2/3页)

这里找她的”。

      康西山道:“这么说,你侄女也是共产党了?”

      王宇辉道:“是的,就是他们带我走上这条道的”。

      康西山道:“我在沈寿柏手下时,曾听说过红军,知道人家是穷人的队伍。天底下还真有替穷人说话的人呀。我现在无牵无挂,这条命也不值钱了,跟着他们走,把天翻个过,叫穷人过上好日子,再不受他们的压榨”。

      王宇辉道:“我现在跟家里闹翻了,也没得退路,打算跟他们干到底”。

      夜已经很深了,两人越说越起劲。

      康西山道:“我算是把当今的世道看透了。以前我给鲁家放牛时,卖身替鲁家儿子顶丁。当了兵后,跟着狗大王,看到的都是有钱人吃香,穷人受苦。财主有钱,就能花钱买丁,他的命值钱,我的命就贱?不把这个世道推翻,穷人就永远要穷下去,这太不公平了”。

      王宇辉道:“我以前在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受训时,就看不惯当官的欺压当兵的,政府欺压老百姓。回到家里来,你看看现在的团总、保长、县长,哪个不是吃人的?穷人就要受他们的压榨?他们说这是命,我就不信这个命。孟大哥给我说,只要我们组织起来,拧成一根绳,县老爷来了也不怕。上个月,我们在喜河,遇见县上抓了两个人,吊着打,我们正好遇见把他们救了下来,后来老百姓听说红军来了,一下来了四五个小伙子,主动要参加游击队,可见老百姓知道,哪个为穷人说话,他们就跟哪个走”。

      康西山道:“你说的对,只要跟官府对着干,老百姓就会帮我们。这么大的山,不信我们搞不起来,等我们搞大了,我的仇也就能报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一直到鸡叫了,才睡下。

      第二天,孟幺由来对王宇辉说:“后柳镇的费家老二派人来,说县长明天要来熨斗,他想跟我们一起搞几条枪”。

      康西山问:“费家老二是干啥的?”

      王宇辉道:“这个费家老二叫费廷纬,当过几天民团团长,这人耿直,不听县上的话,叫人家革职了。他还有个哥叫费廷瑞,原来是个教书先生,说了几句公道话,叫县上来人绑了一绳子,他们两弟兄一怒之下,就跟县上对着干开了,买了家里的田产,集合了二十几个人,就上山了”。

      康西山道:“你看,现在就连教书先生都受不了压榨,都上山了,我们还有啥说的。县长来了,正好灭一灭他们的威风”。

      孟幺由对王宇辉道:“费廷纬送来的情报很重要,正好杀一下县老爷的威风。我们一起去把胡南云找来,商量一下明天的行动计划”。

      王宇辉说:“好”,临走,王宇辉对康西山道:“康老弟你才来,明天的事我们去办,你在家呆着等消息”。康西山把自己的手枪交给王宇辉道:“拿上这个,到时候有用”。

      到第二天下午,王宇辉带的人回来了,背了两支长枪,一见面,对康西山道:“今天大获全胜,县长带的人走到半路,我们枪一响,一阵吆喝,吓得他们屁滚尿流,丢下两支枪就跑了”。

      孟幺由道:“我们把县老爷动了,他们肯定要来报复,得立即转移,把人带到深山里去”。

      当天,孟幺由带着游击队,转移到西乡一带的山里去了。

      一个多月里,孟幺由带领游击队在石泉、汉阴、西乡一带山里打游击,处决了几个恶霸和保长、乡约,把财主的粮食分给穷苦百姓。一时间,石泉、汉阴一带的农民听说王宇辉拉起了一杆子人上了山,各地农民也纷纷自发武装起来,镇上的团丁都不敢随便进山收捐了。

      石泉县保安团长杨鲲鹏带人到石泉南区熨斗一带围剿了几次,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没见到。

      这杨鲲鹏是石泉县人,年轻时在外参加过军事培训,丈着家中的钱财,又加上自己头脑灵活,混上了保安团长的宝座。

      这次在熨斗山里,围剿游击队,转了十几天,也没有找到游击队的踪迹。县长把杨鲲鹏叫去臭骂了一顿:“你们堂堂保安团,叫几个山棒子牵着鼻子在山里转,成何体统?也不想想其它办法?”。

      杨鲲鹏对县长道:“正有一事要向县长报告”。

      县长道:“有事快讲?”

      杨鲲鹏道:“土匪里有个当地人叫王宇辉,是他们的头子。他的老子叫王涣之,是教育局的科长,而他的大哥叫王宇堂,是咱们熨斗镇藕阳乡的乡长,老子和大哥给县上当差,家里却出了这么个土匪儿子,我看他们一家人的官怕是当到头了。我报告的意思是,叫王宇堂把他的弟兄们都喊下山,如果他同意下山,还请县长给他一顶民团团总的帽子,先安抚住,以后再处置。如果他不愿意下山,就把王宇堂一家连同他老子都抓起来,我不相信他能看着他的娘老子叫我们杀了”。

      县长问:“这办法能行?”杨鲲鹏道:“行不行,走着再看吧”。县长道:“好,你去办,只要他回头,封他个民团团总有啥难的?”。

      这王宇堂是王家的老大,早年也出山去混了几年,见过大世面,后来回到家里,卖了个乡长当。再加上父亲王涣之在县教育局当局长,王家在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