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章、徐海东北上陕甘宁 (第1/2页)
红二十五军沿柞水、蓝田交界山区,一路向西北,跳出了敌人重兵包围圈。第三天,来到柞水县北部山区王家坪。 这里是秦岭终南山主峰地区,北面就是长安县地界。 徐海东和程子华来到一处山顶,前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 徐海东对程子华道:“你看看,这平原看起来就叫人心情舒畅”。 程子华道:“是呀,钻了几个月的大山沟,猛然一看到平原,还真有点不习惯。听说关中一带盛产小麦,真想吃一顿那里的白面馒头”。 徐海东道:“我有个想法,你看怎样”。 程子华道:“说说,什么想法” 徐海东道:“敌人的兵力都调到陕南、陕北去了,关中地区一定空虚。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时机,冲下山去,解决一下我们的物资给养问题,杨虎城万万想不到我们会出现在这里,等他们醒悟过来,我们早走了,怎么样?” 程子华道:“都说你是徐大胆,你这个想法果然够大胆的。我看行,我们在这里北出秦岭,威逼西安,就能打乱敌人对我们的围剿部署。我现在就去跟焕先商量一下,兵贵神速,打一枪就走,没问题的”。 省委很快同意了北出终南山的作战计划。 半天准备后,省委和程子华留在终南山上,徐海东带领二二三团轻装出发,当天中午下山,到天黑时,来到长安县引驾回镇,这里距长安县城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 镇上保安队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竟敢来到这里。不到一袋烟工夫,红军解决了镇保安队的武装。 徐海东来到镇公所,叫战士们:“把所有文件、电报和报纸都带走”。镇公所里屯集了大量的粮食,就地征调了二十几头骡子,将粮食装运连夜运到山上去。 宣传队在大街的墙上刷写了十几幅大字标语。 天亮前,徐海东带领部队又撤回到山上。 回到王家坪,战士象过节一样欢天喜地。 过了一夜,敌人向终南山追来,徐海东带领部队立即向西转移,一天后,来到长安县丰浴口。 这里南面是莽莽秦岭,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丰浴口是关中通往陕南的要道子午道的一个隘口,进可攻,退可守。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驻了下来。 程子华一份一份翻看着徐海东带回来的文件,高兴地说:“这些东西比粮食更珍贵,他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呀”。 徐海东道:“从敌人的文件上,东北军于学忠部已经从凤翔、宝鸡调往以西方向去了,说明西部的甘肃一线有战事”。 程子华也在翻看着一份报纸对徐海东道:“你看这里,毛炳文的部队也已经过了西兰公路,奔甘肃方向去了。那个方向会有什么战事呢?” 两人一件一件翻看着文件和报纸。 过了一会,徐海东哈哈大笑起来,拿着一份《大公报》对程子华道:“快看这里:共军一、四方面军*部和张国涛部在川西北会合后,先头部队已越过松潘,向北逃窜,有窜犯陕北之迹象,蒋委员长正组织重兵前往展开围剿,不日将传来捷报,彻底清除匪患”。 程子华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道:“这么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经在川西会师了,正向陕北而去,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呀。跟四方面军分别快一年了,没想到在这里才得到他们的消息”。 徐海东道:“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省委去,我们商量一下”。 丰浴口山上一座破败的土地庙里,省委领导和军首长们席地而坐,相互说着笑话。 吴焕先首先道:“同志们,我们现在召开一次紧急会议,讨论一下下步我们的行动方向问题。请海东同志先谈谈”。 徐海东滩开地图对大家道:“从《大公报》上的消息可以知道,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经在川西北会师了,正向甘肃、陕北方向前进。我看我们红二十五军也要向陕北去,在陕北与中央红军会师。为啥要上陕北?我考虑有这样几个理由:一是陕北有刘志丹、谢子长的红军,并建立了陕北根据地,那里是个可以立足的地方。二是陕北这个地方距离张家口不远,过了榆林就可以到张家口,吉鸿昌在那一带进行抗日,我们可以找到吉鸿昌这个关系,实现我们北上抗日的目的。我们在湖北时,吉鸿昌曾到过黄安长冲,我跟他见过一面,这人还不错,可以合作。三是陕北距离外蒙也近,还可以打通国际路线,与苏联建立关系,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持”。 吴焕先道:“半年多来,我们一直在陕南开展游击战,虽建立了陕南苏区,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北上抗日,这是我们进行战略转移的总目标。去年十一月,我们从湖北光山出发时,曾以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发出过《宣言》,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我们,不让我们北上抗日,我们就是要打破敌人的封锁,冲出去,实现我们当初的诺言”。 程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