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条陈 (第2/2页)
史上,大唐对颉利发起的这次军事行动异乎寻常地顺利,在独孤策看来,原因有如下几个。 一是颉利强登汗位,没有合法的继承权,其号召力远逊于之前的历任可汗,突厥内部人心不安,很多人不肯卖力死战,军队战斗力大降。 而随着战事不利,诸部部民和士兵更是纷纷离散倒戈,最终连颉利的亲信部众也人心惶惶,没了死战之心,各自谋求本部族的后路。 二是大规模的内讧,令颉利麾下的力量仅剩十之二三,大不如前。 三是薛延陀和突利、郁射设这三方势力给颉利本部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其将所剩无多的力量再次分散,进一步削弱了手中的兵力。 四是颉利低估了李世民铲除自己的决心,结果被缓兵之计所骗,猝不及防下被击溃,还被抢先断了后路,没能率部逃走,失去了继续顽抗的可能。 至此大唐曾经的宗主国突厥灭亡,这场胜利让大唐在其后的数十年中,一直对北部草原居于优势地位,李世民也因之得到了“天可汗”的尊号。 既然熟知历史上发生的一切,独孤策自然不会去尝试改变一些对自己,对大唐有利的事情。 关于此番北伐突厥的条陈,独孤策基本上就是在照搬原本历史上李靖的战略,当然,也未卜先知的将一些应该堵住的疏漏提前谋划出来。 写完这份条陈,独孤策放下笔,走到书房的窗前,看着西北方向,那里便是绥州了。 早先独孤策按住火器,不让其过早出现,是因为当时的大唐还没有做好一战而竟全功的准备,而如今势在大唐一方,而且比之原本的历史上,大唐所占据的优势更为明显,独孤策自然是要抓住这次机会,彻底为大唐消除西北隐患。 倘若再给颉利一些时间的话,那个枭雄说不定当真能重新整合突厥的力量,再度崛起,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哪怕大唐如今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火器,也不一定能一战将其扫灭,独孤策很清楚,大唐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当真强大到足以横扫宇内的地步,因此,就绝对不会允许这个意外发生。 贞观时期大唐的军事实力,经常被后世一些人误认为强大无匹,无坚不摧,其主要原因就是灭掉了突厥这样一个曾经的强国,并夺占了其强盛时打下的大片土地,大幅扩张了势力范围。 一些人还以大唐能够轻松灭亡突厥为据,论证贞观初年,唐军的战斗力就已经非常高,这些其实都是并不客观的认知。 突厥汗国确实曾经强大过,一度是北亚地区的霸主,然而公元630年前后的突厥其实已经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像这种程度的对手,不要说是隋、宋、明这些强大帝国可以信手而灭,连与大唐同一时代的吐蕃、契丹、大食都能弹指而下。 一些人在谈到发生在贞观四年的唐灭突厥之战时,总是要提起突厥强盛之时的辉煌,紧接着便大加渲染唐军如何轻松将突厥灭国,却独独“忘记了”这中间突厥的内乱和衰弱,将前后实力天壤之别的两个突厥刻意混为一谈,这无疑是一种偷换概念。 在独孤策看来,突厥的覆灭与其说是大唐武力征讨所致,倒不如说是突厥内部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结果,到李世民决定对突厥用兵时,统一的突厥汗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大唐发动的战役,不过是起了收拾残局的作用,委实有取巧之嫌。 与隋朝比较而言,大唐初年对突厥用兵的规模要小得多,分裂的突厥诸部在突厥汗国的覆灭过程中,更是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大唐灭亡突厥的整个过程中,并未发生过任何大规模的战役,突厥强盛时拥兵数十万众,可唐军在碛口之战中仅仅斩杀万人,就令其冰消雪融,兵微将寡的颉利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能做出,就已经被彻底击败,显而易见,唐军所击败的不过是一具一碰即倒的空壳罢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颉利益衰,国人离散。会大雪,平地数尺,羊马多死,民大饥。” 大雪对游牧部落向来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草原上饥荒泛滥,最终竟沦落到“种落尽叛,六畜无余”的悲惨境地。 在独孤策眼中,即使大唐不出兵,颉利如果对突厥的局势依旧不能想出办法来解决的话,最多也只能再撑三年了,显而易见,大唐当时出兵,不过是相当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人将压垮骆驼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唐的出兵,无疑是非常无稽地。 对于东.突厥而言,大唐毕竟是农耕民族,之前又是自己欺负劫掠的对象,威胁较小,反倒是叛离的薛延陀在生活模式上与自己极为相近,势必会前来争抢草场和部民。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突厥和薛延陀彼此间形成了生死存亡的致命威胁,北方草原上的双雄,绝对不可并立。 正因如此,突厥第一时间就出动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然而十万主力精骑的覆灭最终动摇了汗国的根本,之后突利、拓设相继战败,实力大损的突厥自此失去了主动进攻之力,被迫转为防御。 此后薛延陀频频主动对突厥发起攻击,蚕食其剩余的土地和部族,令其元气大伤,与此同时,东.突厥又遭遇了天灾,迅速衰颓,等到大唐出兵时,已经奄奄一息。 就在这样的困境下,这个羸弱不堪的帝国还不能集中精力抵御唐军,而被迫要将主力放在北面防备薛延陀,这也正是唐军能够轻松灭亡东.突厥的主因之一。 大唐虽然号称灭掉了突厥,其实只不过是消灭了少数颉利可汗的直系势力而已,直到颉利遭擒,突厥彻底灭亡,原来那个突厥汗国中的大部分部族其实都还完好无损,也没有与唐军做战,只是投靠了新阵营而已,其中一部分归附了大唐朝,更多的则早在大唐出兵前,就已投靠了薛延陀。 据《旧唐书》记载:“夷男率其部东返故国,胜兵二十万,立其二子为南北部,太宗亦以其强盛,恐为后患。” 由此可知,那些从东.突厥叛出并组建薛延陀汗国的部落,再加上薛延陀趁东.突厥崩解时吸纳的部众,数量非常庞大,其中仅能战斗的精兵就有二十万之多,部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原本都是东.突厥的主要实力。 显而易见,薛延陀的叛离给东.突厥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从“恐为后患”也能看出,大唐对突厥的一个分支,新建国的薛延陀都非常忌惮,多方戒备,却没有能力像灭亡突厥那样灭掉对方,甚至不敢主动出兵启衅。 这也从侧面证实,大唐这次击破突厥,全靠对手自身出了问题,如果突厥不内乱,薛延陀不叛出,大唐对其根本无可奈何,甚至还远非其对手。 细察历史,不难看出,尽管突厥是在大唐与薛延陀的前后夹击下覆灭的,颉利身边最后的力量也是被唐军击溃,他最终也落到了大唐手中,但说起对突厥的军事打击,其实主要是由薛延陀来完成地。 薛延陀不仅分走了东.突厥的二十万精兵,还倒戈而击,消灭了突厥剩余兵马中的主力。而忠于颉利的主力兵马的损失,又加剧了剩余各部叛离逃散的进程。 显而易见,突厥实是亡于薛延陀之手,大唐只不过是捡了个漏而已,并非倚靠自身独自取胜,最多也只能说成是“在一些东.突厥原部族的帮助下,击败了另一些忠于颉利可汗的部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