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一代奇后 (第2/2页)
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注重了房.事,自然就会疏忽国事,杨广在位的十几年间虽然征服了无数美女,却没有征服李渊等几个美男。 在他第三次游兴扬州之时,天下已经大乱,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纷纷举兵,心灰意冷的杨广决定迁都南京,不再回北方。 这时,窥视皇位和萧皇后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领禁军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50岁的隋炀帝在寝殿西阁被缢杀。 宇文化及早就对萧皇后心存暗恋,干掉杨广之后,立即以她的儿子性命作为要挟,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 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 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他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 作为胜利者的窦建德除了收缴宇文化及的金银珠宝,还收缴了魅力不减的萧皇后,虽说已经做了两次寡妇,失去了两任丈夫,但是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依然不减。 窦建德本着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变成了自己的王妃,纵情于声色之娱,忘记了逐鹿中原的初衷。 恰好,窦建德有个醋缸级的原配夫人曹大嫂,她常在他们两人黑灯瞎火“共赴巫山”的时候,突然顶着超大号灯泡冒出来撒泼发怒、插科打诨,弄得窦建德大失情趣。 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meimei、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萧皇后在几番转折后,不想居然会移民到国外——突厥。 天生丽质难自弃,颠沛流离不枉情。 在国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无往不胜的利剑,一举戳穿了突厥父子两代元首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的心。 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当初就预言她命带桃花,在劫难逃,那也就只有听天由命吧! 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突厥可汗的侧妃。 后来,处罗可汗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萧皇后又被颉利接手。 十年后,也就是如今的贞观四年,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半老徐娘了,而李世民才三十三岁,但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年事已高而应有的老态,比一般的少女还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再加上萧氏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由悯惜而生爱意。 这可爱煞了李世民,或许是他从小就缺少母爱的缘故,他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更感受到一种类似jiejie与母亲般的温馨,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许抚慰,这就样,萧皇后被李世民封为昭容,转了一大圈回来又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 为了欢迎萧皇后来到宫中,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欢迎她,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女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桌上堆满山珍海味,李世民以为这种场面已经够豪奢了,因此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 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是在廊下悬挂120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 对此,萧昭容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李世民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了,就这样,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18年平静的岁月,67岁才寿终正寝。 野史之中,萧皇后的一生,真可谓历尽千般沧桑,展尽万种风流,一个女人,竟被六个皇帝疯抢了六十年,历史上还能举出第二例吗? 在她的一生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也历尽了沧桑劫难,不说她风流至极,却也可说她福气不浅。 当然,这些大多都是野史编纂出来的,真真假假缠绕其中,历史上,真实的萧皇后并非如此。 因为独孤策很清楚,前世,隋炀帝的墓葬曾被考古发掘,在炀帝墓中发现了一具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 根据随葬品及遗骸的鉴定并结合文献记载,墓主人为隋炀帝的萧皇后。 在正史中,萧皇后美貌贤德,受人敬重,而在野史中却成了一位荒.yin.女子。 在史官的笔下,萧皇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文帝大善之,炀帝甚宠敬焉! 倘若隋未亡,萧后定能凭自己的贤德及才华,在中国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萧皇后曾被宇文化及抢为淑妃那纯属扯淡,别说萧皇后当时已经上了些年纪,单单是她与宇文化及的关系,宇文化及就算是再混账,也不可能强纳了她,因为宇文化及的弟媳南阳公主的母亲就是萧皇后,况且,倘若两人真有点什么事,《北史》不可能一带而过。 至于萧皇后和两位突厥可汗的故事,更是纯属恶意中伤,正史记载,隋炀帝于江都被缢死,萧皇后就带着孙子杨政道,逃到漠北突厥。 当时,东.突厥处罗可汗将萧后及杨政道迎接到东.突厥来,并将隋炀帝的孙子立为隋王,还把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其管治,有众万人,还是施行隋朝的制度,史称“后隋”。 萧皇后和孙子杨政道在大漠长达十年,不论《北史》,还是《旧唐书》亦或是在萧皇后的传记,都找不到关于其被两世突厥王立为侧妃的记载。 至于萧皇后成为李世民的昭容一说,更是无稽之谈,历史上,贞观四年,大唐灭突厥,萧皇后及其孙子杨政道被恭恭敬敬地接回长安,予以厚待,杨政道被封为员外散骑侍郎。 萧皇后与隋炀帝的女儿在此之前已被李世民立为妃子,30多岁的皇帝娶了自己60多岁的丈母娘岂不荒唐 要知道萧皇后被宇文化及接收的时候至少五十三岁了,因为《隋书炀帝本纪》中说过:“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 如果说萧皇后五十来岁的时候,还能勉强认为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那么此时已六十多岁饱经磨难的萧皇后,就算再怎么驻颜有术,也难逃岁月的侵蚀。 任谁面对这样一位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年迈的老太太,能对她产生什么旖旎的想法呢 回长安安稳生活了18年后,萧皇后去世。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下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萧皇后死后,恢复其皇后名号,并将其厚葬,也在后世的考古中得到了验证。 倘若李世民真神经大条到封萧皇后为昭容,在其死后,又将其与夫君隋炀帝合葬,岂不是给自己难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