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卅一章 门派疑云一重重 (第2/2页)
何到了师父的境字辈就只有师父一位了呢?除去师父,便只有一位境字辈的周师叔。莫非有字辈的师祖都不收徒弟?” 韩鹿行平静的回道:“今日新年,我们先拜祭师父,后续时机成熟,师兄再找机会告诉你原因如何?并不是师兄要隐瞒,我清虚一派,事无不可对人言。只是一来你年纪尚小,师兄想等你年纪大点再说,二来此事说来话长,不便在路上讲。” 师兄妹几人顺着石阶铺成的山路一路向后山而行。 清陌山的后山其实是若干个山峰组成,最近的一个山峰便是剑坪那座,离前山很近,一刻钟便可以往返。 而最远的那座,便是临近海边的那座山峰,即使都被就近开辟了道路,铺上了青石做台阶,但是还是要走一个时辰才能到。丁知鱼知道师叔周煦境住在后山,也大概能猜到住的就是这座山,因为师叔基本不露面,自己进山的时候师叔出现过一次,三师兄下葬的时候师叔又出现过一次。 除了这两次,便再也没有见过师叔。 越过后山的山顶,走到南坡,众人开始下山。一路上由上至下的都是历代门人的墓碑,所有墓碑中地处最上面的墓碑便是第十八代南派师祖的墓碑。用的是质地罕见的黑曜石作为墓碑的材料,故而在最高处的十几个石碑上最容易被辨认出来。四百余年过去了,石碑上的字早都被风雨抹平,后来也有人曾建议重刻碑文,但是被当时第二十七任掌教否决道:“我辈生前逆天之事不少,死后顺天又如何,墓园一切由天定便是,沧海桑田,不过如是。” 故而后续历代石碑虽在,但是有不少碑文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很难看清上面的文字了。从下山开始算,走了约莫一刻钟,在快靠近几座孤零零的坟前,众人的脚步慢了下来,其中一座坟前已经摆上了一束山花和一碗酒。 叶知鱼注意到墓碑的名字是吕念有,而丁知鱼清楚的记得,在上山拜牌位的时候,第三十四代掌教应该是景云有。 丁知鱼特意扫了几眼同一排其他墓碑上的名字,竟然没有景云有的名字,心中不禁暗暗纳闷,莫非三十四代掌教死于非命?没有葬在山中?” 继续往下走了十几步,便是一座孤坟,墓碑上也有一束野花,这座孤坟埋葬的正是师父方远境。 墓碑前还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看起来面色红润,神情感伤。 五官神韵犹具,年轻时必定也是风采超然,这位老者正是师叔周煦境。 众人忙给师叔见礼,周煦境一摆手,示意免礼。 丁知鱼注意到师叔身上道袍上还有不少露水的印记,难道师叔除夕一夜都在这后山墓地里度过的吗? 墓碑前也有摆了两个碗,一坛酒。一个碗装满了酒,一个碗是空的,酒坛也是空的。 韩鹿行忙说道:“师叔还需保重身体,明年和师侄们一起过除夕可好?” 周煦境笑道:“再过九年便可,不过是陪师父和师兄过个除夕罢了,何须保重身体? 师叔还能再活几年?我已经和师兄说完话了,该你们了!” 说罢,周煦境起身上山离去。丁知鱼看着师叔满是露水的道袍,略显弯曲的背影,感到一丝萧瑟的意味。 赵麟行和齐凤行早已从随身的篮子里,拿出了一些当季的水果,在师父墓碑前用盘子盛好。 四位三十六代弟子在坟前一字排开,在韩鹿行的带领下跪拜祭奠。拜完起身,韩鹿行又对着墓碑说道:“大师兄远游匈国,今年仍是未回山,师父莫怪。弟子掌管门派无方,以致三师弟不幸兵解,长眠于山上。幸而四师弟从山下接回了小师弟,将来必能光耀宗门。弟子不才,定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守护好我山门基业。 望师父在天之灵能保佑弟子们今年福泰安康!” 言必,对师弟师妹们说道:“你们有话想对师父说的也都说出来吧,说完我们去看三师弟!” 只听赵麟行说道:“师父,弟子愚钝,各门技艺不及诸位师兄、师弟、师妹精湛。 弟子天赋难及大师兄,杀伐果决不及三师弟和五师妹,心思细密不及二师兄。 师父不弃弟子无用,命弟子代师授艺。弟子无时无刻不自我警醒,如何讲授天道、教导师弟才能不坠师父的威。 幸而小师弟聪慧过人,又克勤克勉,如能继续保持下去,光耀清虚有望。 弟子定不负师父的嘱托,用心教导好小师弟,让小师弟早日艺成下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