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大国崛起_第0094章 亦能覆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94章 亦能覆舟 (第1/2页)

      “就没办法彻底根治吗?”叶重皱眉道。

      “只能徐徐图之。”何书淮摇头道,“百姓多蒙昧,满清鼓吹的‘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其实是内王外圣,饿死者无数,一个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王朝,若不是汉人已经被奴役了几十年,骨子里的骨气和血性渐渐磨灭,只怕早就奋起反抗了。

      不管是怎样的盛世,怎样的强国,也会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英吉利(英国)强大吗?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但是臣听说在他们的首都伦敦每天都有工人家庭饿死的,贫民窟里面也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许多尸体!连强大的大英帝国都如此,何况孱弱如病夫的中国?大王,国情不能一下子实现质变,为了使这些贫民走出困境,大王可下诏命减免工商税收,鼓励开办工厂,开办手工作坊,鼓励大量的贫民进入工厂工作,还要严格规定工作的时间,还有工资待遇之差别,都要一一列举成文,不能给那些狡猾的商人钻了空子。”

      听到这话,叶重郑重其事地点头道:“寡人正有此意。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如今天下未定,鞑清未灭,我大汉军偏居一隅,虽有七省之力发展势头也很猛,在疆域和人口方面都可以媲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在国民富庶程度以及财政收入、工业发达的程度上,跟西方国家是相去甚远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咱们能真正依靠只有自身!”

      “请大王示下!”何书淮严肃地点头道。

      “现在的中国,有太多太多的无业者,他们有手有脚也不残疾,却每天碌碌无为,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有活干的时候就干,没活干的时候跟等死差不多,这是不可取的!还有,中国的农民实在是太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一年四季除了农忙的时候农民们都是闲着的,这就浪费了很多的劳动力。”叶重掷地有声地道。

      “大王是想将军政府的重心放到工商业上,大力发展工业?”何书淮恍然大悟。

      “不错。但是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农业是国家之根基,不可动摇,根据寡人的设想,日后的农民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弱妇孺都可以,但是年轻人就不必埋头乡间了,他们可以到工厂里面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这样至少能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

      “大王英明,只是现在的工厂并不多,除了军用工业,其他的手工业纺织业那些关乎衣食住行的工厂不少都是洋人开办的,这段时间根据王上你的指示,减免工商税,鼓励更多的富商开办民用工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也确实起来了。

      不过,王上可能不知道,对于军政府的减税政策商人们是趋之若鹜,但是现有的工厂还是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劳动力,有些工厂还不时地传出工厂主跟过去的地主没啥不同,由于没有固定的劳动法许多工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据可靠消息,很多工厂都存在剥削和压迫,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何书淮攥着拳头,不爽地道。

      叶重心里也很气愤,这些商人真是狡猾,就会钻空子,难怪有句俗话“无jianian不商,无商不jianian”,尼玛的还真是jianian诈。

      叶重也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情况,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毕竟这种情况是不能杜绝的,就算是在后世也有很多工厂都这样,拖欠工资,甚至待遇跟说好的大相径庭,你不干自然有人干,反正劳动力那么多。

      叶重前世的中国,表面上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经过邓公改革开放之后,本质上趋于资本主义,算是半资本半社会主义的,为什么?因为纯粹的社会主义根本走不通,近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不是独裁统治的,当然,有些人吃相难看,有些人盖上了一层遮羞布。

      古巴的卡斯特罗,苏联的列宁、斯大林,朝鲜的金三胖以及父辈都是独裁者,但是他们的独裁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老百姓们也允许了他们的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